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区域

新区去年谱写“富民”新华章
农民人均纯收入14318元,农业增加值8亿元

发布时间:2013-02-21 08:52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区万顷良田鲜花基地。 张斌 摄

新区农民丰收的喜悦。 张斌 摄

农民在采摘草莓。 张斌 摄

“盘点”2012年镇江新区的“三农”工作,在所呈现的诸多亮点中,有两项工作特别值得关注:一项是新区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土地换保障”,工程将投入30多亿元,涉及2万多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另一项是创新村级集体资产理财模式,帮助村组清收集体资金达6亿元,追缴被占用期间利息8000万元,有6万拆迁农户从中受益。

新区社会发展局农村工作科科长贾华敏介绍说,前者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在16%以上,新区做到了真正意义的“双置换”;后者让农村集体资产投资收益率提高5个百分点。两项工作都给新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且惠及面广泛。

据介绍,2012年镇江新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4318元,增幅16.7%,自2009年以来,年均增幅达15.2%,延续了多年快速增收的好势头;农业增加值8亿元,增幅达到24.7%。两项增幅均列全市第一。

农民人均纯收入14318元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年聚焦“三农”,“让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012年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4318元,农民收入结构逐步优化,收入呈现“两主两次”格局,即:工资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为主,财产性收入与政策性收入为辅;从增收成因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主要原因。村组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城乡低保并轨、征地农民转城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强农惠农政策性补贴也有较大拉动作用。

就2012年农民收入结构分析来看,工资性收入9174元,占整个比重的64%,同比增长15%;家庭经营性收入3357元,占比23.4%,同比增长9%;财产性纯收入253元,占比1.8%,同比增长71.6%;转移性收入1534元,占比10.7%,同比增长46.6%。

如何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新区的做法是,其一,开展高产创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开展统一供种,粮食亩产由2011年的477.2公斤增加至2012年的484.5公斤,全区粮食总产达到7.4万吨,增产1100吨。其二,调整农业结构。新增省级精品渔业园区1家、市级农业园区2家;新增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4000亩和700亩,新增效益2350万元。其三,增加兼营性收入。新组建农机、植保、劳务专业合作组织12家,7.6万亩耕地统防统治实现全覆盖,近4万亩实施机插,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80.47%,年农机植保服务增收达800万元。此外,还新增家政服务、社区网格长、社区医疗、养老等兼职性服务上千人。

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前提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而技能培训是农民上岗的前提。2012年,全区完成持证农业劳动力培训2288人,新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6000人,其中转移前培训近3000人,在岗农民工培训2000人,SYB创业培训近千人,农民就业创业意识和就业技能大幅提高。

2012年,新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1500人,新增就业超过3000人,主要去向包括:平昌新城、武将新居等新建小区保安、物业,邻里中心、乐业中心及其他商业服务业,以及镇、街道工业园区。

推进农民创业,将总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的邻里中心,智仁建材城、丁岗商业一条街、食品批发市场纳入创业孵化基地计划。此外,通过开展农村劳务合作,将离(失)地职业农民转移至农业(渔业)园区和区下属园林绿化管养事业单位也达到1000人。

“经营权换保障”惠及2万余人

经过近两年的研究与探索,镇江新区制定出台《“万顷良田”项目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将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员参照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发放生活保障待遇,提高他们的生活保障水平。

  此项工作于春节前正式启动,新区选择部分村民小组,开展经营权换保障试点工作。这里是全省最早积极响应并大力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建设的地区之一,丁岗、大路、姚桥三镇“万顷良田”项目土地流转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人员逐步入住平昌新城,群众迫切需要参保。

经营权换保障是指“万顷良田”项目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家庭承包户,在二轮土地承包期内,自愿将承包地全部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等发包方进行流转,置换家庭人员一定生活保障待遇的一项制度。

经营权置换保障人员名单确定后,以2013年1月1日为界限,参照《镇江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规定,将参加生活保障的农业人员划分5个年龄段,年龄段确定后不再调整,生活补助费、养老金标准参照镇江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执行,并随之同步调整。此项工作,新区计划4月份完成改革试点,5月底全面推行。据悉,该工程新区将投入33亿元,2.2万人将由此受益,实现真正意义的“双置换”。

此外,为了增加农民的政策性收入,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新增各类强农惠农政策补贴、各类农业项目补贴资金近500万元。实行城乡低保并轨,低保水平由330元/月提高至480元/月,近1000户2000农村低保人员受益。

大力推进征地农民农保转城保,新增转保人员5000人,财政补贴资金达7500万元;继续落实新建安置区物业费优惠,电梯费减免、房屋装修补贴,太阳能安装补贴,天然气初装费减免和平价菜供应六项优惠举措;结合脱贫攻坚“四争”活动,对全区90户、143人年收入6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开展“一对一”帮扶,最终人均年收入达到6300元。

创新村级集体资产理财新模式

2012年,新区积极探索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途径,建立了村组集体资金委托理财的投资模式,让钱“活”起来,通过实施政府集中委托理财,确保集体资金投资收益率不低于银行一年期同期贷款利率标准,使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

怎样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呢?他们重点抓好两大来源:一是村级集体资产收益。帮助村组清收集体资金6.18亿元,追缴被占用期间利息8192万元,村级集体资产清收到位率、合同规范管理率超过90%。通过实施政府担保委托理财,集体投资收益率不低于银行一年期同期贷款利率上浮15%标准,增加村组收益4026万元,其中提取20%的公积金用于集体资产扩大再发展,根据需要适当提取公益金用于公益事业和历史矛盾化解,60%以上用于受益人分配,新区农民可获得财产性收入2416万元,有6万拆迁农户从中受益。

其二,发展房东经济。目前,新区拆迁户户均房产达到1.5套,户均近60平方米富余房源可用于出租,形成稳定的发包收益。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或购买标准厂房,确保村均经营性收入超过70万元。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富余款项可用于储蓄,形成稳定储蓄收益。

此外,全面推行“村账镇代理、组账村代理、村组资金集中核算、村组财务集中核算”的“双代理两集中”财务管理模式,“双代理、两集中”财务管理模式,被中央电视台7套、《农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获省政府农村政策创新奖。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14个字概括了2013年农业农村的工作目标:“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2013年,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增长19.8%,达到17163元,增加绝对值2845元。到2015年农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5%,总量达到206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翻一番。

为此,新区将抢抓苏南现代示范区、宁镇扬一体化发展机遇,农村改革以“试”字当先,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在总结“土地换保障”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筹措资金,平稳推进该项工作,力争年内实现万顷良田范围内村组全覆盖。根据新区未来发展规划,农村土地将面临整体规模化经营。2013年,在完善提升确权水平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土地整村流转,确保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90%以上。整合村级资源,拓宽增值途径。

  (崔宁华 谢广铭)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