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要闻

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发布时间:2013-02-10 13:2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去年10月中旬,丹徒区江心洲发生坍江,数百米长的洲堤坍塌后沉陷于江水中,坍塌洲堤周围约300亩的土地也就此消失于滚滚江水中。本月初,作为灾后重建的重头戏——“博爱家园”安置房正式落成竣工。9户房屋坍入江中的受灾群众喜领新房钥匙。有的已经迫不及待的搬进新居。这个除夕,他们会度过怎样的新年?昨天,记者登岛走进他们的新家,感受他们辞旧迎新的点点滴滴——

董秀珍和苏汛喜贴春联

64岁的董秀珍说:“前天下大雪,我搬了家,新家好,我等不及了,高兴啊。就是搬进家两天了,我睡不着,再舒服也睡不着,整整两个晚上。”

阳光透过绿白相间的栅栏,照进64岁的丹徒区江心生态农业园区五套村董秀珍新家院子里的水泥地上,大门旁的水桶里,两条巴掌宽的大鲫鱼半浮半沉,走进屋里,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墙壁地板、严实的屋顶、整洁光亮的厨房设施。厨房里,两大袋蔬菜靠着八仙桌脚,桌上有鸡、有肉,还有一大盆菜肉馅心,“晚上包饺子的。”董秀珍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出笑容。

“新房子比原来的房子好到不晓得那块去了,原来的房子又暗又潮,现在的房子水啊、电啊什么都有,又结实又敞亮。前天下大雪的时候我搬的家,下大雪也要搬,原先是租的人家的房子,新家好,我等不及了,高兴啊。就是搬进家两天了,我睡不着,再舒服也睡不着,整整两个晚上。”董秀珍扳着手指,一五一十地说着,“我嫁到这里39年了,从没有住过这么好的房子,我是真的高兴啊。”说着说着,董秀珍因为牙齿脱落而显得有些干瘪的脸上顿时生动起来,眯着的眼睛也睁开了。

高兴归高兴,董秀珍还是“有话要说”:门口应该有垃圾箱,不然的话,地上垃圾随手扔,不好。与记者随行的五套村党总支书记苏汛一口应承:没问题,这是因为现在入住的村民不多,过了年,就在院子外面放上两只垃圾桶,由专人清运。

苏汛告诉记者,董秀珍丈夫去世得早,全靠她自己和村里上上下下的帮助把年幼的儿子拉扯大,现在儿子24岁了,学的电焊。这次坍江后,房子损失很大,靠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住进了新房,对他们家来说,好日子就要开头了。

告辞时,记者问董秀珍,还有什么愿望?董秀珍大声说,就是希望儿子早一天结婚,媳妇早一天进门。“快了,快了”,苏汛悄悄告诉记者,董秀珍的儿子眼下正谈了个对象,说快就快了。记者临走时,董秀珍特意把红红的“福”字贴在大门上。

70岁的梁作家说:“说句真心实意的话,感谢党感谢政府,我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家也第一次用上了马桶(坐便器)。”

对于70岁的梁作家来说,这个新年将是一个新的开始。“活了70岁,从来没住过这么敞亮的新房,环境也很好,由衷的高兴。”昨天,看着入住的新房,梁作家一遍遍感慨。

70岁的梁作家说,自己患病多年,一直没有工作,靠低保和村里还有市里的帮扶资助生活。现在政府给他分了房子,干净整洁不说,环境也特别好。

老梁家是低保户,他有轻度白内障,老伴和儿子都是残疾人。走进老梁的三室两厅的新家,略显零乱,屋里地上,放着正准备安装的抽油烟机,安装工人正在厨房钻着孔。但好客的他还是很热情:“今天如果不嫌弃,就在我家吃年夜饭。”家里有什么好菜?老梁从旧凳子上站起来,走近刚刚买回来的冰箱拉开门指给记者看:这是鱼、这是鸡、这是牛肉,这是凤爪……看着放得满满的冰箱,老梁突然想起了什么,“快,去把羊肉拿回来。”他吩咐妻子,原来,他家之前没有冰箱,肉食都是请邻居代存的。不一会儿,老梁的妻子拿着两大块羊肉进门了。为了证明自己请得起客,他还拿出记账簿给记者看:为了过好在新家的第一个春节,他已经花了1006元钱。

“说句真心实意的话,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村里的照顾,没有花自己的一分钱,我就住进了这样好的新房子,我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家也第一次用上了马桶(坐便器)。”原来,之前老梁和许多坍江户家一样,用的是蹲坑,既不卫生也不方便。

“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家,足够了。”临别时,老梁握着记者的手说。

50岁的倪云说:“这个新年肯定会过得不错,今后,好日子该开头了。”

对50岁的倪云来说,分到安置房,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从分到安置房的那天起,他就和妻子盘算着如何布置一个温馨的家,这首先要从装修开始。“要把地上先装潢一下,墙上先不管它,这样能省下不少钱。”在自家的新房里,他兴奋地走来走去,到处细看,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房子我们老两口睡,这间朝南的房子儿子睡,这间房子二姑娘和三姑娘睡。每间房子都有电视,家里还有电脑。”

看得出来,家中的喜气连门口的一条大狗都能感受得到,家里来了客人,连盘在地上晒太阳的大狗都兴奋不已,迎上来又是咬裤脚又是两腿直立,还把嘴巴在客人身上蹭来蹭去。

因为家里人多,倪云拿了套130平方米的安置房,平日里,倪云靠打鱼为生,一年忙上七个月,好的时候也有个三四万元的收入。但坍江对他家的影响不小,不光是房子,连下的排钩也被淹光了。“好在二姑娘也快出嫁了,三姑娘也工作了,20岁的儿子看着也能做事了,今后,好日子该开头了。”

梁作家接受记者采访

相关新闻:

  弱势群体要扶也要“引”

“江心洲已经有14年没有坍江了,上次是1998年。”五套村党总支书记苏汛说,1998年之前,还有过几次大的坍江,他的名字,就是和坍江有关:1973年发大水,家里的房子掉进江里,全家只好住进芦棚,当年出生的他,就以“汛”为名了。1989年,他家又经历了坍江。可以说,江心洲上绝大多数人家都有过坍江的遭遇。

“自然条件恶劣,贫困户就会多,拿五套村来说,全村3840人,1320户,贫困户就有100户,其中有26户低保,22户重残补助,10户五保户……”苏汛一一数来,“五套村没有什么村办企业,靠市、区两级政府支持,以及结对帮扶的各家单位帮助,仅仅为了让贫困户过好这个春节,村里就想方设法从各个渠道筹集了3万元的资金,已经发放到位,今天下午,村干部还要到十几户重点困难户家中走访和送年货,让他们过个好年。”苏汛说。

据了解,市政府办等多家单位与五套村结对帮扶,给了他们很大的支持。眼下,让村干部最犯愁的还不是这些困难户的春节过不过的好,而是更多的村民如何适应市场,把江心洲的蔬菜卖个好价钱,比方说芦蒿,早阵子最低的时候只有七八毛钱一斤,去年最高的时候能卖到十多元一斤,今年大家一哄而上种植,就成了这个样子,以往的莴苣、柑橘都曾经上演过相似的一幕。如何让五套村的菜民不再成为市场面前的弱势群体,看来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只有让更多的普通农民富起来,贫困户的担子才有可能“轻起来”。

   本版摄影 李恒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