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镇江“活地图”杨瑞彬离去了……

发布时间:2013-02-06 11:3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杨瑞彬在家写作(资料图片)

   杨老的书柜

        

        他是镇江的“活地图”、“活字典”。2月3日,他走了,在与病魔斗争了9个多月之后。终年91岁。

        他爱镇江,他将毕生的精力和全部的热情都献给了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

        去年,90岁的他突发脑梗入院。病床上的他部分记忆丧失,不记得很多熟悉的人,却始终记挂着一件事,就是要继续已经完成14万字的《镇江水文化》。虽然那时的他,压根没办法写出一个字。

        他,就是杨瑞彬,一个值得镇江人铭记的老人。

        见证名城的历史

        昨天的事就是今天的史,今天的事又是明天的史。

        杨瑞彬生于镇江,长于镇江,从上世纪初起,他便对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有着深刻的记忆;同时,他又是一位有心人,记录了有关城市发展变化的方方面面,收集了很多相关的历史资料。

        曾经跟杨瑞彬在文管会共事过12年的彭卫城,现已调任司法局多年,但他回忆起杨老依旧印象深刻。“他是一位非常敬业的同志,对镇江的地方文化非常了解,对镇江的革命史和地方史贡献很大。”

        抗日期间,杨瑞彬是新四军地下交通员。当年,他曾用一年时间秘密调查、访问、核实,绘制了《敌伪统治时期镇江县城区全图》,图上密密麻麻标注了“封锁线下的日军检查岗哨”、“日军驻地和机关”、“日军单位和汪伪机关”等所在地,还特别用黑笔圈出日军拐骗掳掠妇女充当慰安妇,在镇江开设的4家“慰安所”。

        去年,记者曾就镇江历史上德士古火油公司和亚细亚火油公司的建筑所在咨询过杨老,杨老表示,自己年轻的时候,经常从德士古火油公司的后门路过,也曾进去玩耍过,地点和建筑的风格肯定不会记错。

        城市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特征。为了把今天的城市面貌留示后人,杨老多方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出版了《古城掠影》一书,100余处地点450余张照片,将民国时期镇江的城市建设完整地展示在了大家的面前。

        书写不息的精神

        杨老是个有心人,多年来收集了很多有关这座城市的资料。那么离休之后,他更是执着地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扑在镇江历史和地理的学术考证上。按他的女婿林少麟的话来说,“离休后的他重新激发了青春”。

        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晚上11点入睡,这是他多年如一日的习惯,而醒着的时间,便是全部扑在工作上,“一年365天,可以说我没有一天在休息。”杨瑞彬这样对记者说过。

        可是,你又怎么能想象到,这样一位老人,59岁时就被诊断出严重的心脏病,每次体检后都要被医生抓去住院?

        问他为什么将自己的生命如此投入?他的答案很简单,“因为心里有着这么一个信念,要为党和人民做好事。”

        为党和人民做好事。杨老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扑在了镇江这座城上,用在了对这座城的历史和地理的学术考证上。这位自称“现代文盲”、电脑一窍不通的老人,迄今为止,已在省内外媒体杂志发表论文无数,更主编出版了诸多书籍资料。

        在杨瑞彬看来,“爬格子”出书倒非难事,难的是考证的过程。“我不求名,只求实。没有把握的东西,绝对不会写一个字。”为此,在各类材料线索的验证中,他往往只为一个年代、一个数字、一件事情、一个人名、甚至对一个字反复推敲,为了事实的准确性他寻书核实、多方奔走实地求证。

        这位老人在自己追求的这条路上,显然拿出了年轻时的战斗精神,有点“不要命”。

        翻看杨瑞彬拍的一张张珍贵的资料照片,你能想象到吗?这张是他脚上系着绳子爬到15层建筑的顶楼,大半个身子探出楼外拍的;那张是为了能有拍摄纪念碑的好角度,噌噌爬上电线杆拍的;为了拍到北固山多景楼的全貌,他还把自己吊在临江的悬崖上取景……记者还记得前年,与89岁的杨瑞彬聊天,老人说到这里时得意的神情。

        为了考证四处奔走已经成为杨老的日常运动,一直到前年,89岁的他还骑着自行车四处奔忙,有时爬山的速度很多年轻人都赶不上。只要听说什么地方有新发现的文物,他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甚至比很多专业的考古人员速度要快。

        难忘2011年时杨老说过的话,“很多人都问我,年龄这么大了,还折腾个什么劲?”“但从事这些研究是我的一个兴趣,我把东西弄出来、考证准确了我高兴得不得了,这就是我人生的动力。”

        面对生老病死这样的话题,杨老也颇为看淡,“即便知道第二天就要‘报销’,我也要利用好今天的两个半天,绝对不浪费。”

        事实上,杨老早已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好了安排。在杨老家中,记者看到杨老留下的一份遗言,他甚至为自己拟好了讣告,“这是父亲2002年写的。”他的儿子杨再年介绍。

        这张2002年12月4日写就的遗言上,记者看到,“我是默默无闻来,希望仍然默默无闻去,有生必有死,谁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希望死后要摒弃一切习俗,希望只由子女们送去火葬……”

        留下未竟的事业

        在很多人眼里,杨瑞彬是一位治学严谨、锲而不舍的老人。“他对镇江文化有着深入的探究和挖掘,发现了许多东西。他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孜孜不倦,几十年如一日。”我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名誉会长钱永波感叹,“他的资格应当说很老,但他为人平和,对人十分和善。”

        耄耋之龄的杨瑞彬,从来没有停止过手中的工作。临终前,他的手上仍有两本书未完成,还有几篇论文等待修改。

        已经完成14万字的《镇江水文化》是杨老最牵挂的事情。去年5月,他因为突发脑梗入院,尽管后来病情恶化,他的记忆部分丧失,甚至忘记很多老朋友,但他始终记挂着一件事,就是《镇江水文化》,“他一直要我们把他的材料都带到医院去给他,可事实上当时的他连跟我们写字交流都十分困难。”林少麟说。

        市水利局调研员、市水利学会理事长马万顺说,编撰《镇江水文化》的事,他们很早就开始筹备,两年前开始真正操作这个事情。杨老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的工作,杨老收集了很多的资料,学识渊博、充满激情,要在杨老的思路上,寻找一位同样有激情的人来从事后续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钱永波看来,杨瑞彬的去世,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大损失。“去年,陆潮洪、王骧这些镇江的‘活辞典’一一走了,今年杨老的去世,不得不说又给我们一个提醒,对这些年事已高,对镇江历史文化颇有了解的人,要进行刻不容缓的抢救。”

来源: 作者:戴蓉 戴慧  责任编辑:盛林娟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