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早点店“放年假”,许多市民吃不到习惯口味早点却没有抱怨,多的是让店主和员工感动的真诚谢意和体谅——
煎饼摊主 休息中生物钟依然改不过来
昨天早晨,市民朱小姐去三五九医院旁边的老北门巷子口买鸡蛋煎饼,没想到煎饼摊“消失”了,一打听才知道摊主回家过年了。“这一年他们辛苦了,想说声谢谢。”朱小姐的话代表了很多市民的心声。
记者电话联系了煎饼摊主黄亚元,此刻他正在扬州高邮老家走亲戚。“我们昨天就没出摊,你想吃煎饼大年初八来买吧。”黄亚元说,虽然姐姐们还留在镇江,但他每年都要回老家过年,一方面走走亲戚,一方面让在城里出生的女儿黄一鸣感受农村生活。“女儿将小麦苗认成韭菜,我平时陪女儿时间太少了,到了农村要教她多认些农作物。”
休息中的黄亚元生物钟依然改不过来,平时四点多起床出摊,回了老家想多睡会,但还是这个点醒。本报曾报道过黄亚元一大家靠卖煎饼年收入超百万,电话中再谈到收入,黄亚元开始“避重就轻”:“我用赚的钱给亲戚们买了香醋和肴肉,靠劳动挣钱给亲戚们多买些礼物,我真是高兴啊。”黄亚元在电话那头不停地笑着,他说自己很幸福,靠手艺在城里站稳脚跟,煎饼生意做得不错,村里人都很羡慕他。
面点店店员 手累得抬不起来,脚却一直冰冷
记者昨天上午来到位于梦溪路中营巷口的环城饮食店时,远远就看见店门口围了好多人,记者穿过人群挤进店中,看到两名工作人员正麻利的用筷子将笼屉中的包子夹到食品袋中,再熟练地将每个袋子扎口,然后将几个袋子缠绕在一起,“你的100个。”店老板雍梅珍将扎好的包子递给顾客。
市电子管厂退休职工袁阿姨说,她已经排了3个多小时了,估计还有半个小时就到她了。“老板,我不多买,给我两个。”市民包先生挤到最前面。“我几乎天天来吃,一两天不吃就难过,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了。”
“给我来碗面条。”“不卖了,现在只卖菜包和肉包。”正在夹包子的店员刘新春回答客人。刘新春说,每年过年前六七天他们都不做其他面点,只卖包子,平时人少还有些空闲,年前卖包子更忙,一站就是一天,手累得抬不起来,脚却一直是冷的。
趁着伙计还没送上新出笼的包子,雍梅珍舒了口气:“忙完这阵就轻松了,平时守店一天不离,就盼过年大家能放松,好多老客都说我们应该多休息几天,听着心里真感动。”
早餐车员工 最高兴大家对我工作的认可
记者昨天下午来到伯先公园对面的黄桥烧饼铺,门口的烧饼炉没有了炉火,以往大家排队买烧饼的热闹景象也不见了。隔壁香烛店的张大爷说,这两天烧饼铺没出摊,吃烧饼要到年后了。张大爷介绍:“我天天看着他们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6点,很辛苦。”
在一些烧饼店“打烊”的同时,新式餐车也放大假了。最近,喜欢去早餐车买早饭的人发现,元旦起“惠民天禾”的早餐车就开始休“年假”了。“惠民天禾”早餐镇江地区总经理孙建峰介绍,早餐车员工很多都是下岗职工,他们更加珍惜工作,平时很少请假,公司考虑春节来临让他们多休息,从元旦放假到春节假期结束。
七里甸的“惠民天禾”早餐车员工徐乐莹这几天轻松了,不用每天早晨赶在6点前到岗。“很多住在附近或在周围上班的人提前放100元在我这,这样每次来就不用付钱找零了,他们这么信任我,我真舍不得休息。”徐乐莹说,素馅饼、锅贴、蒸饺卖得最好,她每次都多进些,“听到客人们说东西好吃,我很开心,他们对我工作的认可,就是我最高兴的事。”
市民 除了理解更多的是感谢和体谅
市民对这些可爱的师傅们,除了照顾生意,还想表示理解和感谢。家住中山东路的张女士是黄亚元的常客,两个蛋、多放葱、不要香菜,黄亚元和妻子早已对张女士的口味熟悉了。“我以前上早班,6点前要到单位,那时候街上只有黄师傅的摊点,冬天的煎饼最好吃,拿在手里热乎乎的。”张女士特地赶在2日买了一个煎饼,她说接下来半个月都吃不到了,虽然很想黄师傅天天出摊,但她也知道黄师傅夫妇全年无休很辛苦,非常理解他们。
市民王欢是一个单身上班族,每天的生活节奏都很快,平日里也来不及在家中自己做早饭,于是位于他所住的新城花园小区门口的早餐车便成了解决早餐问题的首选。“其实我不知道早餐车是哪家公司的,我也不知道车里的大姐姓什么,但自从有了早餐车,我再没饿着肚子上班。”王欢说,车里的大姐见他来了都热情地打招呼,平时不在意,每到节假日就特别想她。“我真要谢谢像大姐这样的师傅们,他们的付出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离不开他们了,希望大姐过一个好年。”(实习生 朱婷 记者 张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