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区新增泊位5000个,还将推行停车信息化管理系统
本版摄影 马坚
随着“有车一族”数量的快速增加,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四公两场”之一的停车场建设在今年得到扎实推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市民承诺,2013年我市要新增停车泊位5000个,建成道路停车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梯级收费。
“在2013年镇江市城乡建设行动计划中,提出将建成电力路地下等4处停车场,结合老小区整治及道路建设,共新增3000个停车泊位。而在我们的计划中,还将新增道路临时泊位2000个。”
昨天,镇江市公共停车管理处负责人蒋展伟告诉记者,“加上梯级收费和道路停车信息化管理系统一期工程的实施,市区停车难的问题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市区“停车难”到底有多难?
据介绍,市城管局下属的市公共停车管理处,通过采取对票据的统一发放管理和组织定期、不定期的监督考核等实现对市区所有公共停车场(点)的有效监管。
在我市,“停车难”到底有多难呢?市公共停车管理处对此做了调查统计。
根据公安交管部门提供的资料,截至2012年9月,市区(京口、润州)拥有机动车11.2万辆,其中私家车7万辆左右,大型载客车辆1.9万辆左右。“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天新增一百辆左右的速度在刷新。”蒋展伟告诉记者。
而据不完全统计,我市主城区共有各类停车场(点)163处,停车泊位10205个,停车面积约152805平方米。
“显然,停车泊位供需矛盾突出,根据江苏省住建厅、公安厅《关于切实加强城市机动车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的要求,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和机动车泊位之比应达1:1.2至1:1.5,其中公共停车泊位要占30%-50%。”蒋展伟说,即便按照11.2万辆机动车辆、以1:1.2的比例来测算,也需要13.44万个停车泊位,如果按照公共停车泊位30%来算,需要4万个,可以说车多泊位少的矛盾非常突出。
梯级停车收费价格体系有效吗?
一方面是“停车难”,很多车主为寻求一个路边的停车位大费周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路面的拥堵。另一方面却是很多室内收费停车场“吃不饱”,很多车主不愿来此停放车辆,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我们调研过,造成‘外热内冷’的部分原因,还是因为路边停车场和室内停车场收费的价格差。”而在蒋展伟看来,还有一笔账也要算一算。“在路边停车,看起来是方便了,但路边停车场却占用道路资源,这个成本也应该考虑。”
他透露,今年我市将建立梯级停车收费价格体系。梯级收费,也被称为“计时收费”。按照“路内高于路外、室外高于室内、白天高于夜间”的原则,将社会经营性停车场(点)一并纳入梯级停车价格体系,合理制定梯级停车收费标准,同时按照不同区域(级别)、不同时段,分别实行“计时、计次、包月”等收费方式,利用价格杠杆有效治理市区的停车秩序。
“比如停放在路边的泊位,原来是5元一次。实行梯级收费,我们初步决定,首小时收费5元,之后以每半小时为一个收费单位,每半小时3元,最高收费50元。停车时间在15分钟内的免费。而对路外、室内停车场来说,收费还将降低——至于具体的收费标准,物价部门将于2月底左右出台相应的文件。我们希望引导习惯马路停车的市民能把车子停进室内停车场。”
在市公共停车管理处的工作计划中,3月下旬,将首先在交通拥堵较为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山路和解放路等城市核心区(35处停车点、781个泊位)先行进行停车计时收费试点,4月起,这种收费方式将在市区开始实施。
道路停车信息化管理有啥用?
“道路停车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今年第一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振奋,也倍感压力。”蒋展伟坦言。
他介绍说,城市停车信息化系统主要用于对城市所有停车场的车位进行综合有效引导和管理。该系统通过城市一级和二级停车引导屏、互联网网站、手机终端、车载GPS终端发布各个停车场的车位信息,引导驾驶员查找车位、停车场及路线,并对停车场车位信息进行监控、统计,使得停车场车位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提高车位利用率,进而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并达到绿色节能环保的目的。
“简单地说,驾车市民可以通过平台,利用多种方式获取停车场的信息,做到轻松便捷地停车。”
这个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任务不轻。蒋展伟告诉记者,需要对公共停车场(点)进行统一编号,建立电子档案。室内、室外、路外停车场采取智能卡停车收费系统管理,同时将泊位数量变化通过网络与电子引导系统现衔接;路内(路外)临时停车泊位使用手持式POS机进行停车收费管理,建立数字化监管与收费系统。
“我们首先将设置10个停车引导屏幕——在金山、焦山、北固山附近,城市东、西、南三个主要出入口,大市口、电力路、黄山路、朱方路等四个交叉路口。可以实时传递市区公共停车泊位信息:比如停车场分布、示意图,提醒附近还有哪些停车场,还有多少空闲的停车泊位。”
这个平台并不孤立。计划中,这个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一期方案将于下半年进入实施阶段,并将于11月与数字化城管和公安交管违章处罚系统衔接,2014年实现与市民卡管理中心、镇江市智慧旅游信息平台对接。2015年全面实现停车信息化管理,“届时,市民可以实现刷卡停车,并且各种信息一目了然。”(马坚)
相关新闻:
知道不,花鸟市场车辆停放不收费
市场管理方呼吁市民把车放在停车场,避免马路拥堵
“不是已经有了停车场了吗?怎么大门口还有这么多的车呢?”昨天天气不错,家住长江新村的夏大爷在花鸟市场逛了半天,挑选了一盆天竹和一把垂杨柳,坐在市场大门口休息。看着这里人挤人、车挤车的状况,老人家有些疑惑。
花鸟市场配建的停车场已启用一个多月了,的确收到了很好的分流效果——很多开车来的市民已经习惯从南徐大道斜对面下坡过涵洞进市场;但也有不少骑车来的市民还是习惯从位于南徐大道的市场大门口进入,他们的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依然停放在人行道、慢车道,甚至快车道上。
“对比以前,应该说交通拥堵的状况改善了不少,但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花鸟市场的主管单位、黄山园艺场党委书记肖尚平告诉记者,今后他们将积极配合市场管理方,引导市民把车停到停车场;另外,他也呼吁市民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
希望市民能按提示正确停车
昨天,花鸟市场里人潮汹涌,难得的晴天加上临近春节,释放了市民逛市场、选购过节花卉的热情。“最近每到星期天,都有两三万人流,基本上越靠近春节人越多。”花鸟市场负责人王钧告诉记者。
人多了,秩序显得尤为重要。当记者9点40分赶到市场时,发现停车场中已经停放了几十辆汽车,以及少量的电动车和摩托车。而在南徐大道的市场大门口,远远可以看到,离门口不远的慢车道上,已经停放着50多辆电动车和自行车,快车道上停了6辆汽车。市场管理人员单发达告诉记者,“我们6点多就过来管理了,可人家已经停在这里了,我们也真是没有办法。”
他们能做的,就是劝说和引导正在停车的市民。“进门,左拐!”在一声声劝说下,很多市民骑车进了停车场。
并不是所有的市民都服从管理。记者注意到,有人依然将车停放在门口老地方,管理人员过去制止,劝他停进去。可人家置若罔闻,或者丢下一句,“我下次停进去”,人就进了市场了。
“没办法,我们没有执法权,只能劝导。”单发达有些无奈,“另外,我们人手也有限,一共就20多人,参与车辆管理的只有7、8个人,却要管理近千辆机动车、非机动车,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近11点,市场最忙的时候。记者再次来到大门口,发现这里基本成了马路停车场——快车道上已经停放了二十多辆汽车,慢车道和人行道上各种车辆一眼望不到边,起码有三四百辆。在慢车道上,还有汽车正像蜗牛一样爬行,后面的骑车人和行人怨声载道……
即便如此,单发达还是觉得新建的停车场功不可没。“比以前要好很多了,当时这里堵得水泄不通,根本走不通。我们更多地希望,市民能够按提示,正确停车。”指着路边的停车指示牌,单发达向记者吐露了心愿。
目前所有车辆停放都不收费
有很多市民没有停好车,也感觉冤枉,因为他们并不清楚,这里已经建设了停车场。家住宝盖路曹家坡的顾阿姨告诉记者,“走到门边看到告示牌才知道,没有正确停放。不晓得下面有停车场,下次一定会停进去。其实电动车停在大门外面也不方便,车子太多,停下来也不方便呢。”
肖尚平说,针对部分市民的不知情,他们也将配合好市场管理方,尽可能加大宣传力度,共同做好引导工作。“其实在路边已经设置了一些花鸟市场的路标,可以引导市民前往停车场,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在他看来,市民“怕跑路,图方便”也是造成他们不愿意将车——特别是非机动车——停进去的原因之一。他表示,来逛市场的市民基本都是开车或骑车来的,其实从市场管理方推荐的路进入市场,也很便捷。而且,相对来说,这里不拥堵,进出更安全。
的确如此,记者注意到,很多市民已经从停车场的大门出入花鸟市场,进出顺畅,来去自如。
王钧注意到,停车场启用后,很多机动车主已经习惯从停车场的入口进出市场,而部分非机动车车主似乎还是习惯“老路”,造成了乱停乱放。
他告诉记者,这个停车场可停放1000辆非机动车、150辆机动车。按照原来的计划,停车场对进场停放的电动车、自行车免费;对汽车,收费5元,停车不限时间。但考虑到春节快到了,收费计划也就搁置了,因此目前对所有车辆停放都不收费。“市民可以放心停放。至于何时开始收费,暂无计划。”
肖尚平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对停车的管理力度。他说,“良好的秩序,需要我们共同营造。”如果交警部门、城管部门、工商部门能够经常过来执法,相信可以更好地规范市民停车,促使停车场更好地发挥作用。
“春节期间正常开放,欢迎市民来花鸟市场逛逛!”王钧说,“最大的希望是大家都能停好车,有个好秩序,有个好心情,大家高高兴兴过好年。”(石玉成 马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