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年底应酬多解酒药成“护身符”?

发布时间:2013-01-09 08:5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医生提醒:这类药品功效甚微,多吃蛋白质可减轻肝脏损伤

  日前,外地一家医院接诊了一名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男子。医生细问之下得知,本想借助解酒药让自己在酒席上“所向无敌”的他,却因为酒宴中过度服用解酒药佐酒,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市民各种应酬也日渐增多,喝酒助兴是常有的事儿,如何在既不扫兴的同时又能兼顾身体,不少市民选择服用解酒药。但市面上的解酒药是否真能保护肝脏、增大酒量?对此,记者进行了相关走访。

  市区药店走一遭   各种解酒药卖得俏

  昨天上午,记者走访市区部分药店发现解酒药的销售情况普遍较好,店员大多将解酒药的两大功效作为宣传卖点,一是能使人酒量变大,喝酒后不会感觉头晕;二是可以起到保护肝脏的效果。

  在位于中山东路的芝林大药房内,销售人员向记者推荐了两款解酒药,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这款解酒药酒前、酒中、酒后服用都可以,提前吃不但能防醉酒,而且还能快速解酒。”销售人员向记者推荐了一款名为“醒酒林”的解酒药,她说,年底和节日前都是解酒药销量大增的时候,而这款解酒药销量一直不错。

  记者注意到,“醒酒林”的主要成分是维B1、葡萄糖、枸橼酸、醒酒方制取物等,而服用方法就是在喝酒过程中细嚼慢咽,每次1-2片。除了解酒药,该销售人员还向记者介绍了一款名为“水飞蓟草素圣玛丽草软胶囊”,价格是普通解酒药的数倍。据她介绍,这款胶囊适合长期应酬喝酒的消费者,能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不受损害,快速中和酒精中的有害物质,并及时分解,消除酒精对肝脏的损伤。

  随后,记者陆续走访了几家药店,发现店员均称解酒药效果非常好,大多数产品标明“保健食品”,有护肝解毒、解酒提神等功效,而且每款解酒药配料成分不同,有些成分是山楂和乌梅,有些由葛根、丹参、枸杞子、桃仁等中药以及一些维生素和添加剂混合制成。

  饮酒人士说体会  吃完依旧头晕呕吐

  解酒药的疗效到底如何?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饮酒人士,调查结果显示,有半数以上的人表示有过服用解酒药的经历。他们中有的是担心在酒场上喝醉酒不省人事,给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有的则表示解酒药并没有太明显的效果,更多的只是心理作用。

  “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很多解酒药写着不上头,但是喝完后依旧是头晕、呕吐。”殷先生说,服用后感觉酒量有些增加,但仍会出现醉酒症状,并未觉得有缓醉作用。同样服用过解酒药的林先生认为,解酒药的功效并不是很大,更多的是心理作用,“总感觉吃了药后,就可以放开了喝,往往喝得比平时要多一些。”

  对于解酒药的功效,记者还咨询了3位“酒龄”超过20年的市民,“解酒药,我个人感觉真没多大功效,吃了之后再喝酒还有股怪味。”家住桃花坞的徐先生告诉记者,解酒药让他们感觉不到明显的效果,更多的只是心理作用。

  医师给出专业观点  醉酒只能适度缓解

  市二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何义林表示,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肝脏酶系统中的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人体内若是具备这两种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中枢神经就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一般人体中都会有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比较多。

  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因此,不善饮酒,酒量在合理标准以下的人,即属于乙醛脱氢酶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对于善饮酒的人,如果饮酒过多,超过了两种酶的分解能力,也会发生醉酒。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因此大量饮酒对肝脏的伤害是很大的。”何医生说,空腹饮酒对身体器官伤害更大,因为空腹时酒精吸收快,还会刺激胃部,引起胃出血、胃溃疡,长期饮酒容易引起酒精肝,并会逐渐发展成脂肪肝、肝硬化,严重者将发展为肝癌。

  “严格意义上来说,酒醉之后,根本无药可解。”何医生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解酒药总体可以分为化学药品、中药制剂、保健品三种,其解酒的功效根据药性的成分不同各有千秋。化学药品和中药制剂,在解酒的同时,会对肝脏、肾脏造成代谢负担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而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因为副作用小,而且可以对受损肝脏细胞起修复营养的作用,成了不少人的首选,但解酒药并非酒醉之后的万能药。

  医师提出靠谱建议  酒前可多吃蛋白质

  除了市场上的解酒药,一些市民还相信民间解酒小偏方,这些所谓的“偏方”到底靠不靠谱?市二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何义林表示,许多在民间口口相传的解酒法具有一定理论依据,但由于人体内部的复杂理化环境和个体差异,实际效果不明显。要想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根本办法还是少喝为上。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会在饮酒前后采取保护措施,比如提前服用解酒药等产品,或者按照民间“秘方”指点,酒前先喝酸奶、多吃肉,酒后吃草莓、香蕉,饮解酒汤,甚至吃片阿司匹林。     

  所谓的民间“秘方”真的靠谱吗?何医生表示,酒后补充水分、糖类、维生素等对身体是有益处的,但服用阿司匹林绝对不可取,阿司匹林会和体内酒精进行反应,对胃的伤害很大。在医学上不外乎用干扰酒精吸收的方法,减少饮入酒精后相应的不适症状。许多酒场上千杯不醉的“高手”会在喝酒前吃一些含蛋白质、糖类丰富的食物,能延长乙醇在体内的吸收时间。

  “长期的酒精刺激,会让人体的各个器官对酒精的伤害变迟钝。”何医生表示,要想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害,还是少喝为上,减少酒精的摄入量。或是在喝酒之前,喝一些牛奶,让酒精在胃里吸收速度慢一些。酒后就不宜再饮茶了,应及时休息,睡前应补充大量的水,因为酒精会导致体内细胞严重脱水。

  (记者 杨佩佩)

  解酒药物能提升酒量

  不可当真

  酒进入人体后发生的这些复杂变化,决定了不可能有简单的解酒方法。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哪种药物能提升酒量,也基本上没有哪种药物能解酒。各种刊物和网站上介绍的解酒药方至少有40余种,介绍解酒剂的广告说“用了它,喝了酒能舒服点儿”,还说“能减缓乙醇氧化为乙醛的过程,使酒量提升两三倍”。对这类既未说明原理、也未提供实验数据的广告,公众不可当真。

  (杨佩佩 整理)

  几种不靠谱的解酒方法

  方法一:浓茶和咖啡 

  喝过酒后,人们常常会沏上一大杯的浓茶或者咖啡来解酒,殊不知,这样做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伤身。 

  因为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会促使心跳加快。而茶叶中的茶碱同样具有兴奋作用,双重作用下,会加重心脏负担,咖啡中的咖啡因也能引起中枢兴奋,副作用跟茶一样。 

  同时,浓茶有利尿的作用。酒后喝浓茶,茶叶中的茶碱等会加速肾脏排尿,而酒精中由乙醇转化而来的乙醛若快速通过肾脏,会对肾脏产生损害。因此,浓茶解酒是不成立的。

  方法二:催吐

  催吐也是一些人会采用的办法。不少人喝多酒后会“抠嗓子”把酒吐出来,这样做确实能减少肠胃吸收酒精的量。但是这个举动却增加了对胃的伤害。催吐是不科学的解酒方式,人在剧烈呕吐时,会令腹腔压力增高,容易引起胃出血、急性胰腺炎等急症,而且有时醉酒会导致人意识不清,会致使呕吐物被吸入肺部,引起窒息等危险。

  方法三:运动 

  跑步、跳绳、快走……一些人也会运动解酒,因为他们相信,通过大量的出汗,身体内的酒精就会通过汗腺而排出体外,达到解酒的效果。 

  虽说这样的方式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是它的解酒效果微乎其微。因为,酒精确实可以通过汗腺排出体外,但是它只能代谢出非常少的一部分。而运动解酒其实是得不偿失的。过量的运动会降低身体对肝脏和胃肠道的血液供应,从而阻碍肝脏对酒精的解毒作用,也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同时,运动会使心脏负担增加,而酒精有抑制心脏收缩的功能,这样会损害到心脏。 

  方法四:喝醋 

  终于轮到喝醋大法了,这可能是很多人心目中排第一位的解酒偏方。但是很遗憾,这种方法也是行不通的。 

  酒醋同源,都是粮食酿造的,所以不存在谁能解谁的关系。饮酒之后,酒精刺激胃肠粘膜,使胃和十二指肠充血,胃酸分泌增加,同时促进了胰液的大量产生。如果此时喝醋,不仅加重了对胃肠粘膜的刺激,更易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急性胰腺炎等病症。而且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而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醇和乙酸相遇会产生乙酸乙酯,这种物质具有挥发性和刺激性,会加重对胃壁膜的刺激。同时,乙醇进入人体后经肝脏转化成乙醛,醋的加入会使乙醇的转化变慢而导致酒精对人体肝脏器官更严重的伤害。

  因醋酸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出更多的唾液使口腔感到湿润,醋内水分进入胃后也会有短暂的清凉感,使人产生醋能解酒的错觉。(杨佩佩 整理)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