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阅读全文






                             

   细读镇江:感受舌尖上的中秋 

  仰望夜空,自古以来,当头一轮明月,凝结着多少思念?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大江南北热播,“舌尖”成为广大吃货们最敏感的字眼 。又到中秋,每逢佳节必有美味,镇江人过中秋,舌尖味蕾上将流过哪些独特的滋味? 

  【壹】

  中国人在中秋节必吃的一道食物就是月饼,这是怎么也回避不过去的。 关于月饼的起源,据说是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 在镇江,人们常吃的地产月饼是苏式月饼口味,苏式月饼比较讲究月饼皮的擀功,一块面、一块酥,包裹起来重叠、擀制、再重叠,包上老镇江喜欢的馅料,有火腿、五仁、椒盐、鲜肉、虾仁、鸡肉、莲蓉、枣泥、玫瑰、干菜等,从烤箱里出来之后,就能看到代表苏式月饼特点的层层酥皮,问到阵阵的酥油香。 明月当空的中秋之夜,镇江人家赏月时,分食月饼,老讲究是由家中主妇掌刀,按全家人口计算,不论在家或外出,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每人一块,既不能破碎,又不能少切,如果家中有孕妇,还要增加一块,寓意健康美满平安。 【阅读全文

 
 
 

   盘点镇江赏月最佳地 

  金山的“妙高秋月”

  金山是名刹大寺,又是山水佳地。中秋之夜,最雅的故事莫过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金山妙高台,邀请文友举办的一次赏月派对,当时实力派歌手袁绹高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歌到最HiFi处,苏东坡也随之翩翩起舞,真正让人见证了激情。 妙高台上的明月,还见证了一位神童的过人才气。明代的王阳明11岁时跟祖父到金山,在客人酒酣诗兴大发时,他也来了一首: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一个刚过十岁的孩子就能做出这样的诗句,真正让人见证了奇迹。

  焦山的“华严月色”

  “华严月色”是焦山十六景中最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色了。中秋时分,但见皓月当空,晚钟悠扬,江上银涛万顷,波光水影起伏轻荡,明月与江水交相辉映,华严阁如同琉璃水晶世界一般。这里曾经是达官贵人最喜来休憩、品茗、观景、赏月的地方。 如今,大家也可以中秋乘船来赏月食饼,柔柔月光下,吃着素月饼,品着桂花茶,听着丝竹演奏,闲谈着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焦山定情之旅,别有一番雅趣。【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