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
 

  镇江市委明确提出:明年我国经济工作的基调是“稳中求进”。对镇江而言,“稳”就是稳住增长的好势头,“进”就是求转型升级大踏步前进。  
  从今年度产业经济成绩单看,传统产业转型效益大增,新兴产业占比、投入和产出的增幅都列苏南首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受到省主要领导多次表扬。

 

  产业经济大事记

  • 1月,一架麦道-82型原装退役飞机运抵新区航空产业园,用于商用飞机配套产品研发、生产。这标志着我市以参与“大飞机 项目”为引领的航空航天产业运营全面起步。
  • 3月2日,我市召开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下达了2011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亿元以上项目589个,总投资2023.8亿元,年度 计划投资499.8亿元。
量质齐升
 

  2010年出台的创业政策,在今年被不断完善,不仅让政策找到人,还保证传递到创业者之手的政策不走样! 
  创业文化建设也在今年开题。隐藏在市民血液深处的创业因子,沉眠于城市文化底层的创业个性,正在被逐步唤醒。

 

  全民创业大事记

  • 年初,镇江市创业办提出用一到两年时间,建成京口大学生创业示范区。各辖市区根据各自特点打造有特色的创业品牌。
  •  2月,创业文化课题小组正式成立,并做开题报告。
  •  3月,中国新闻社出版的《中国新闻》出专刊,盛赞我市为后发先至的创业型城市,称镇江把握住了“创业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出台的系列创业政策文件“含金量极高”,强力推动了创新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
商圈林立
 

  就在一年前,黄山南路购物难,青年广场购物难,住在南徐新城的市民看电影还得跑到位于东北角的世纪联华,火车站附近综合百货店稀缺——2011年岁末的今天,青年广场、城铁站已经成为除了大市口外最热的商业热土,购物难成为不算遥远的记忆。2011,镇江各个商圈的成长是每个市民感受最深切的“巨变”。

 

  商贸发展大事记

  •  1月25日,苏宁广场形象墙矗立,塔吊高耸,工程快节奏推进,镇江地标蓝图逐步清晰。
  •  8月12日,万达广场开业,当天销售968.15万元。
  •  “十一”长假期间,全市重点监测的零售企业平均增长33.9%,其中八佰伴同比增长37.1%,商业城增长22.3%,大润发满负荷运 营背景下仍增长11.6%,万达新增销售3000余万元。
承前启后
 
  但这种传统的农耕方式,正从人们的视野里渐渐淡去。近日,记者见到丹阳市皇塘镇蒋墅村62岁的村民朱菊英时,她正在家中置办年货。很难想象,就是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太种出了今年全市“冠军水稻”——亩产807公斤。
 

  现代农业发展大事记

  •  2月27日,《镇江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  3月15日,我市首家高效农业示范培训基地——“镇江市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高效农业新技术培训基地”在丹阳挂牌 成立。
  •  5月17日-20日,市委副书记张庆生率招商团赴香港、深圳开展现代农业项目招商活动,此次招商共有33个项目参加了集中 签约,总投资51.73亿元。
青山绿水
 

  市区河流令人生畏的黑臭顽疾今年终于破题,半年多的雷厉风行,交出的是一份水清岸洁的完满答卷。同样埋头经营两年半的三山整治,正在徐徐展开它蕴藉已久的靓丽容颜。尽管宏观大势几多变幻,这座为青山绿水环绕的城市,却依旧执著于绿色发展的可贵坚持。

 
  生态文明建设大事记
  •  年初 市委、市政府提出整治市区黑臭河流目标任务。
  •  1月25日 市政府召开市区黑臭河流整治“河长制”管理交办会。
  •  2月10日 市黑臭河流专项整治办公室成立,各项机制开始运作。
  •  4月12日 三山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成果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精心整治众多新景点熠熠生辉,焕发迷人魅力。
创新元素
 

  “起步不早、起点很高”,这是省领导对镇江人才科技创新工作的最新评价。跨越发展,转型升级,依靠的是创新,倚重的是人才。在这一轮城市综合竞争中,镇江牢牢把握人才与科技的“创新元素”,抢抓机遇实现了后发先至,成功跻身全省创新发展第一方阵,为与苏南同步实现基本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镇江人才与创新工作大事记

  •  1月,科技局公布,2010年我市专利申请量首次破“万”;
  •  3月,全市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会议召开;
  •  4月,我市兰州招聘成果丰硕,一周时间里,参加招聘的辖市区30余家企业已先后与20余名研究生、80余位本科生签约;
  •  6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将镇江列为最新一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民生保障
 

  村办企业老职工,失地农民,市区两个生存在城乡夹缝的人群,终于在今年迈入了高标准保障的大门。根据新政策,他们只要交纳一定费用,就能享受城市居民同标准的养老保险。  
  数万人的群体,要让财政掏出几十亿的配套资金。无论是历史遗留问题的复杂程度,还是资金配套难度,都决定这项保障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民生保障大事记

  •  1月13日,市人社局发布最低工资标准,市区1140元/月,辖市930元/月,上涨幅度17%,大大超过物价涨幅。
  •  1月23日,市人社局调高市区约9.3万名企业退休、退职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  3月,市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25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个人缴费今年不变。
社会管理
 
  虽然至今仍然搞不清网格化是什么,但这一年来,山门口小区的老年居民大多对他们的网格长刘镇秀熟悉得像一家人。“快过年了,有些困难居民的情况,我们也得赶紧登记上报,得帮他们过个放心年。”在小区所属健康路街道健康社区,共有10名像刘镇秀这样的网格长。自今年3月上岗以来,他们爬楼串户,服务着辖区6000多名居民,不但将各类政策信息宣传到位,也将居民需求反馈到社区街道。
 

  社会管理创新大事记

  •  10月10日,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王晨一行专程来镇调研 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
  •  11月,省长李学勇、省政协副主席张九汉等省领导视察镇江网格化管理工作。
  •  11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问政网络、网聚人心”为主题,聚焦我市网络管理。
难中求进
 

  在城市版图迅猛扩张的同时,从今年起,一幢幢崭新的居民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正在镇江大地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是众多住房困难户关于家的热望升腾而起。  
  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今年城建的重头戏,正在刷新着这座城市的底色。城市正在张开双臂拥抱庇护着蜗居者,这其中除了本地无房特困户,也包括新就业人员乃至外来务工人员等。镇江到10月末已提前完成了全年保障房各项目标任务。

 

  保障房建设大事记

  •  3月29日,市政府部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市长刘捍东强调,未能完成目标任务者,要坚决进行问责。
  •  9月,我市出台提高市区住房保障标准的文件,将低收入标准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调整为1000元(含)以下,最低收入和 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每平方米12元和10元。
  •  10月我市获中央补助719万元,用于城市棚户区改造。
大爱精神
 

  大爱,延续着城市的精神,传承着城市的信念,激励着城市的前行。  
  点击2011年的城市年历,那么多厚厚的温暖,在我们身边;那么多深深的感动,在我们心中。这是一本深邃的词典,这是一笔无穷的财富。  
  大爱精神,正成为名城镇江的一张“闪亮名片”,让我们的生活因此而温暖,让我们的城市因此而美丽。

 

  大爱镇江大事记

  •  4月,出台市区贫困家庭成人大病慈善救助办法,慈善救助机制不断完善。
  •  5月,市区第六次“慈善一日捐”活动结束,共募集善款1356.22万元;其中市本级募集531.7万元。
  •  11月1日,“与爱同行”慈善爱心互动会暨“江苏慈善周”镇江系列活动启动。
  •  12月,第四届“大爱之星”评选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