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解读(六)
升腾蓝色梦想 共建生态湾区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王克础
俗话说得好,“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翻看《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不难看出,除了“开放”外,“绿色”成了整个规划篇章的另一重要关键词,贯穿区域内城市规划、产业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同城一体化等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把保住一泓清水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和红线,坚持陆海联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共同打造蓝色生态湾区。
A
绿意:要走先保护后开发技术路线
“生态是北部湾地区发展的优势。只有把生态保护好了,北部湾的未来发展才更加美好。”广西住建厅副厅长吴伟权表示,广西将以此次《规划》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抓好生态环境保护。
对建设城市群而言,如何利用好、保护好土地这个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提高有限资源的承载能力,是发展绿色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
目前,建设北部湾生态城市群存在的问题,一是城市群发育不完善,北部湾城市群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低,集聚能力与辐射带动能力还比较弱。二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具有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特征的重化工业对北部湾城市群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容忽视。三是区域内各城市之间产业趋同,导致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北部湾各市主导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港口运输、石油化工、林浆纸一体化、钢铁和生物制药等在主要港口城市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及排序均靠前。
在《规划》六大战略任务中,共建蓝色生态湾区是主打任务,“绿色崛起”是《规划》的一个主旋律。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城镇化规划处处长相伟表示,北部湾连着中国及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等国,一湾连七国,我们将按照先保护后开发的规划技术路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再依次确定农业空间、城镇空间范围,实现空间管控边界和管控要求“双落地”。广西、广东、海南三省区要以共建共保洁净海湾为前提,多措并举健全中越北部湾海洋生态保护国际合作机制,构筑中国-东盟海洋生态安全格局。
广西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北部湾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魏然表示,《规划》划定的生态空间约占北部湾城市群陆域面积的48.5%。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空间,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进行用途管制。根据《规划》要求,广西将主要在北部湾城市群打造中国绿色产业基地。
在主体功能分区基础上,《规划》进一步缩小空间单元,坚持生态优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再依次确定农业、城镇空间范围,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农业空间以提供农产品为主,约占陆域面积的40.8%,原则上按限制开发区域进行用途管制,其中的永久基本农田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进行用途管制。城镇空间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主,约占陆域面积的10.7%,按照集约紧凑高效的原则进行开发和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