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专题新闻  >   国内专题

无锡:“感知中心”澎湃转型新动力

发布时间:2016-10-31 10:3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2009年8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无锡时提出建立“感知中国”中心,把“抢占全球第三次信息化浪潮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先机”的重担交给了无锡。

  7年来,无锡秉承先行先试国家使命,全力推进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在物联网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站上世界前沿。随着物联网“智慧之花”次第绽放,无锡“感知中国”的步伐越加坚定。

  企业集聚,物联网产业迈入千亿

  “远景的风机自己会思考,比人还灵光呢!”10月14日,记者慕名来到位于江阴的远景能源智慧能源管理中心,只见整个中心除了一面大屏空无一人,屏幕上,中国、美国、智利、墨西哥等地的70多个风场、3000多台风机自动闻“风”起舞,未来感十足。

  基于智能传感、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远景能源推出“智慧风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推动全球能源领域的智慧变革。去年,远景成为全球最大的智慧能源管理服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亿元,未来5年内有望成为千亿级企业。

  “在无锡乃至全国,没有哪一个新兴产业像物联网发展得这么快。”无锡市经信委主任高亚光介绍,截至2015年底,全市列入统计的物联网企业1171家,从业人员突破15万人,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1688亿元,增幅连续3年超过30%,基本形成了涵盖信息感知、网络通讯、处理应用、关键共性、基础支撑的产业链。全市各类上市挂牌物联网企业近40家,上市后备企业超过100家,智能传感系统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当“感知中国”的触角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碰撞对接,物联网,在无锡这座百年工商名城激荡出夺目的“智造火花”——

  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凭借9万多个传感器组成的28套物联网信息系统,把工厂车间变成一个智能网络,万锭用工仅25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澜集团运用“RFID流水化读取系统”,实现了商品信息的批量扫描、实时上传和分类处置,解决了困扰服装企业的收发货难题;一汽锡柴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重型车用发动机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仅今年上半年,无锡智能装备企业已承接国内外智能制造项目33项,累计合同金额达到3.38亿元。

  产业爆发式发展的背后,是无锡在物联网领域日益雄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2009年以来,无锡市累计承担省级以上物联网研发项目2000多个;中科院、清华、北大等40家高校、科研院所及环保部所属的物联网科研机构先后落户;引入物联网高端人才2500多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66名;物联网专利申请量超过5000件。无锡市牵头和参与制定了55项物联网标准,现掌握有半数以上物联网国际标准。

  应用嫁接,城市滴灌“智慧基因”

  在无锡三院的“感知医疗智能化病区”,住院病人都会佩戴一个有RFID条形码的腕带。医护人员手持“掌中宝”扫描腕带,随即可知患者姓名、年龄、科室、床号等基本信息,以及医嘱处理、检验、输液、注射等指令和执行情况。经测算,“掌中宝”减少了医护人员90%的查询时间,平均每天节省58分钟。目前,这套由无锡识凌科技推出的智能医护手持终端已被全国上百家三甲医院采用,还走进了美国、日本的知名医院。

  物联网嫁接民生,让“智慧生活”变得触手可及;物联网嵌入城市管理,城市运行更加智能精准。走进国家环保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全国第一套环境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系统已经投入应用。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个由1300多套传感设备组成的智慧系统,每天实时采集3万条环境数据,能精确“感知”100多项环境污染因子的动向。“举例来说,无锡全市600多条河流,哪一条河出现异常,我们都可以同步知晓,并且将造成污染的罪魁祸首精确锁定在5家企业范围之内。”

  “发展物联网,无锡从服务端和用户端发力,推动应用市场开拓与商业模式探索协同,物联网应用规模和水平跃上了新台阶。”无锡市常务副市长黄钦介绍,7年来,无锡累计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超过200个,承建“国字号”重大应用示范工程17个。无锡连续4年获得全国智慧城市评比第一名,并成为亚洲唯一入选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全球智慧城市项目的城市。

  随着“无锡试验”在物联网交通、环保、安防、家居、农业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成熟,感知集团、大为科技等一批物联网企业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座城市承建推广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美国的风电、欧洲的安防、日本的医院、阿根廷的牧场,都活跃着无锡物联网企业的身影。

  关键突破,先发优势助推“产业强市”

  “我们愿意做中国物联网的一块试验田。”7年前,无锡这样表达发展物联网的决心。如今,“试验田”变成了“示范区”,凭借雄厚的产业底气和已经积累的先发优势,无锡正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信心,继续探索物联网在中国最适合的发展路径。

  “观察在物联网技术、应用和产业上的整体发展,无锡已经取得应用试点先行、产业协作配套、标准话语体系等先发优势,目前正处在爆发的前夜。”江南大学物联网学院副院长顾晓峰教授认为,物联网当前在中国主要面临三大瓶颈制约: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传感器产品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二是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集成融合能力不强,高端化、规模化应用少,缺乏骨干龙头企业;三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目前,相关课题都已在无锡“破题”。

  应用的“碎片化”,一度阻碍了物联网产业规模化。国家物联网973首席科学家刘海涛领衔无锡感知集团,率先提出“共性平台+应用子集”解决方案。“物联网在不同行业有一些共通的东西,把这些相同的部分提炼出来就形成‘共性平台’,把不同的部分甩出去就是‘应用子集’。”刘海涛介绍,目前这一方案已被国际、国家标准所采纳,相关的物联网综合示范项目也已在国家发改委立项,并在无锡落地。

  以提升应用示范深度和广度为目标,无锡选取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环境、智慧安防、智慧物流、物联网金融、智慧体育、智慧社区等10个重点领域,深化物联网应用,同时加快物联网特色园区建设,推动物联网应用示范从单个“盆景”变为成片“风景”。

  而以美新半导体、远景能源、先导自动化等为代表的一批物联网骨干企业,则向着世界物联网领军企业的目标发起全力冲刺。预计到2020年,无锡将集聚2000家左右的物联网骨干企业,实现一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建成一批具有重大推广价值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为无锡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陈钢 颖旦 敏琦 马薇)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费菲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