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院两轮参评,六年“自找麻烦”,成为全省首家通过JCI认证的公立医院。
。 一本沉甸甸的证书,从美国国际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总部寄来,送到了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朱夫的办公桌上。此时,69岁血透病人陈先生,坐在医生面前,如六年前第一次“上机”一样,重复姓名、年龄、病史;而他看不见的反渗水,也已通过三级监测。来自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的考察小组成员,则端着相机猛拍老陈随身带的“药牌子”,把“不让患者接触药品”的做法作为经验带走……
朱夫拆开信封,“恭喜通过JCI认证复审!”以高分通过最能代表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国际水平的第五版JCI复审,成为全省首家通过JCI认证的公立医院,六年参评之路历历在目,也令他陷入思考,“JCI标准近乎吹毛求疵,其内涵只有一条: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实践证明,这样的医疗服务,我们可以提供给患者!”
引入千条“洋标准” 一年洗手花了上百万
JCI标准是国际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被称之为“金标准”。即使在美国,也仅一半医院通过认证。2011年,市一院率先在全国三级综合医院中启动这项认证。
“采用JCI标准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医疗服务‘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并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流程,鼓励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规范医院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医院副院长钱炜坦言,JCI是“洋经”,国内的三甲医院评审更偏重于医院的公立性、医疗技术、设施设备以及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不过,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国内评审标准也逐渐向JCI标准靠拢。
一院引入“洋标准”如何“自找麻烦”,要从洗手说起。骨科主任谢军曾赴美国进修,对“手卫生”深有感触,“美国的医生爱洗手,每查一个病人就洗一次手。这个细节,多少让我们国内的医生有些尴尬,真的做不到!”JCI包含287个认证标准,共计1145个衡量要素,尤其注重医疗服务中的细节,“医生查房时,查一个病人就要洗手”就是其中一条。事实上,一院的手卫生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但对照金标准,却有一截差距。
“我们从宣教开始,加大投入,突出手卫生。每年仅洗手液的费用就上百万元。”钱炜介绍,看似不起眼的改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的手清洁率为40%,一院达到80%以上,院内感染率明显下降,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就从原先的15人/千床,降至3人/千床。
“从关注细节,到全流程监控,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在外国专家眼中,一院在全省率先启用的静脉输液配置中心,很好地诠释了这些关键词。
处方传输到静配中心后,就像进了“密室”。输液在洁净度为最高等级的“流水线”上,至少经过药师的三次审核,才能安全“下线”,从药品传出窗口进入门诊、病区……“静配中心2013年启用,37名药师负责审核处方,包括长期和临时医嘱。”静配中心负责人蒋锦玉介绍,目前,药师对输液合理性的干预率,从起初的3.8%降至0.08%,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复审当天的一起突发事件,也让吹毛求疵的洋专家竖起了大拇指。
“影像科蓝色事件,影像科蓝色事件……”医院的广播响起,三分钟内“24小时生命救援队”到达事件现场。此时这名碘过敏患者,已经过影像科医护人员的有效急救,过敏症状得到缓解,避免了休克的发生。“实战背后是每月一次雷打不动的演练,看不见的投入,都是为了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影像科主任单秀红介绍,2011年开始以他们科室为试点,由儿科、急诊、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的医务人员组成24小时生命救援队,随时待命,参与处理医疗、非医疗区域出现的呼吸、心跳停止事件,截至目前有效处理20起蓝色事件。
医院院长助理毛镇伟介绍,按照JCI对医院环境、设备、医疗服务、医疗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医院每年专项投入达到千万元左右。
带来一连串变化 药瓶子换成了药牌子
下午一点半,老陈“上机”做血透。他随身带的“药牌子”,引起了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考察人员的兴趣。
“原来是带着药瓶子来回跑,医生说要低温保存,回家就塞冰箱,也不知道管不管用。”老陈说,现在“人药分离”,他省心、放心,“我见过医院储存药品的冰箱,都挂着温湿仪。”
老陈的直观感受,正是来自JCI认证带来的直接变化——以患者为中心,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刘晓娴的手机,24小时与护士站的冰箱绑定。“一旦温湿度异常,我的手机就会收到报警提示,第一时间处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她说,其实安全医疗背后,还隐藏着一支庞大的队伍,比如市疾控中心、院感中心、血透中心形成三级监控,保证水质安全,并且每月进行水质量演练;后勤保障两路供电,保证出现停电等突发状况时,血透病人可以安全“下机”。
“陈叔,天气热,饮食要注意啊。最近你的‘水’控制得不错,继续保持!”4个小时的血透结束,刘晓娴又向老陈重复了一遍注意事项。“记住了,放心吧!”老陈已经对就医流程了然于心,“‘上机’前,医生根据跳出来的电子病历,对我的病情进行评估,下了医嘱。”
这张“跳出来的病历”,正是信息化改造的成果。针对就诊超过20次的慢病患者,系统自动弹出电子病历,打破了各科室之间“信息孤岛”的状态,通过强化医疗连贯性,提高质量和安全。钱炜补充,不仅如此,这双智慧之手已从院内延伸至院外,“针对门诊患者的危急症报告,系统会自动‘报警’——我们通过公安系统来追踪病人信息,提醒、帮助及时就医。”
JCI带来的变化几乎遍布每个就医环节。前天刚动过手术的王阿姨,右肩上手术位置的记号还在,“这可是JCI的标记!”骨科一病区护士长真启云和她开玩笑。“医生、护士长一个比一个细心,再三确认身份、手术位置。特别是手术前,让我参与到手术方案的制订中,医生用模型演示手术过程,心里有了底!”王阿姨是东北人,快人快语把医护人员夸了个遍,也用她的真实感受诠释了JCI标准带来的医患和谐。
掀起“质量文化” 护士搞科研发明“神器”
王阿姨躺在病床上,腋下夹着的黑色枕头特别显眼。
原来,这个小枕头正是骨科护士自主研发的“肩关节外展支具”,帮助肩关节镜术后的患者,提高康复功能锻炼达标率。这一“神器”已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认证。值得一提的是,以它为创新内容的品管圈,也荣获了“第二届全国品管圈大赛”一等奖。
品管圈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已然成为这场“质量文化”的主角。这两天,真启云和骨科一病区的同事们忙着“第四个圈”的揭题。“大的主题和方向不变,仍然是围绕临床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以创新思维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她介绍,此次他们将重点放在“降低住院病人负压封闭引流术后管道堵管发生率”,“圈员”也从原先的同科室医护人员,拓展至和相关科室互动,掀起“质量文化”。
“摈弃处罚,鼓励主动报告不良事件”,也是此次复审时的“加分项”。
“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虽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个人的疏忽或技术,但大部分原因来自长期潜在于整个系统中的失误,是因为系统、程序、工作环境的疏失。因此,安全医疗环境的建立应该摈弃苛责个人,应致力于改善系统。”钱炜说,这就是“乳酪效应”,如果一块乳酪出现一个个小洞,当洞同时出现且过多时,会让乳酪倒塌,要避免乳酪效应,就该正视每个环节、细节中的小漏洞,鼓励上报不良事件,作为质量文化的一部分。
“如果说第一轮参与JCI评审,还处在‘顶层设计’阶段,那么复审之路,已把JCI理念渗透到了一线科室,用‘一切围绕病人’的全员参与度,赢得病人的满意度。”在朱夫看来,以JCI为抓手,推动制度建设,进而形成质量文化,让“提供最有效的医疗服务”成为医护人员的自觉行为,这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意义所在。(记者 朱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