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残疾妇女拾金不昧 归还失主6万元
——顾秀珍事迹材料
人物简介:顾秀珍,一名普通农村妇女,腿有残疾,面对数万元的钱物,她抵住诱惑,及时归还失主,用淳朴、善良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事迹简介:2016年2月24日上午,顾秀珍骑车到集镇办事途中发现路边有一黑色塑料袋,捡起一看,原来是一沓沓百元大钞。她想失主一定异常焦急,于是,她带着塑料袋就向镇政府方向驶去,边走边观察,试图寻找到失主。终于,顾秀珍在途中找到了失主,并将全部财物归还失主,当失主提出酬谢时,顾秀珍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正文
她,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朴素的穿着、朴实的言语足以证明;她,一位行走不便的残疾人,从她上楼梯时手抓住扶手拾级而上的艰难动作中不难看出;她,一位年过半百、家境一般但心地善良的女性,她家简单的装饰和邻里的口碑充分得到体现。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在6万元巨款面前不动心,拾到以后等到了失主并如数交还,连失主给的酬金也分文不取。虽然有人说她是“呆子”、“ 傻子”,多数人听说她的事迹后都打心眼里钦佩其高尚的品德。
她,叫顾秀珍,今年55岁,家住扬中市八桥镇长胜村南5组。
俗话说得好,一天做不了正经人,一天做不了混账人。就是说,无论做个好人还是坏人,都不是一天、两天才做到的。是从小的成长环境、个人的基本素质和自身的道德修养造就出来的。顾秀珍拾到6万元巨款还给失主、不图回报之举绝不是偶然的。
腿有残疾坚持自食其力
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不仅国家是一穷二白,顾秀珍家也是一贫如洗,就在这个吃了上顿想下顿、过了今天愁明天的日子里,她作为父母的第8个孩子呱呱坠地了。她的降临没有让父母感到一点喜悦,带来的只是无尽的忧愁,有多了一张吃饭的口,这日子还怎么过下去?在艰难的煎熬中,她也长到了蹒跚学步的年龄。然而,命运又跟她开了一次让她终生痛苦的玩笑,她患了小儿麻痹症,本来刚刚学会走路的她几乎瘫痪了。后经郎中的治疗虽然有所起色,还是留下了终身残疾,走路只能一瘸一瘸的,跳不起、跑不快,行走十分不便。也许是自幼的残疾锻炼了她的坚强意志,也许是父母的终日劳作让她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饱受腿残之苦的顾秀珍硬是一步步坚强地走了过来。上到小学二年级时,由于家里实在困难,她不得不辍学回家,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除了挑担、挖泥等重活计,像割草、拾柴、喂猪、喂羊、洗衣、煮饭捞鱼、摸虾等,只要做得动的事,她都做过,而且都要付出别人的双倍甚至几倍的努力。就这样,顾秀珍靠自己的残疾之躯,从小到大直至结婚生孩子到现在50多岁,都凭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与丈夫勤俭持家赡养老人,抚养孩子。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残疾人,少做一点事情,没有因为自己是残疾人想得到别人的帮助,没有因为自己是残疾人向村里和政府要一点照顾或救济。
对此,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顾秀珍是这样认为的: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脑子也跟着残疾了,以残疾为理由,一样事不做,只想着靠家人养活,靠别人帮助,靠政府救济,这样的残疾人活着也没有意义。
帮助他人方觉心安理得
按理说,一个腿脚不便的残疾人应该得到别人的帮助,恰恰相反,顾秀珍却时时、处处在物质上、精神上援助别人,或者给别人提供方便,而且是数十年来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这在常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顾秀珍来讲能做到这一点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大多数人家日子过得都很清苦,缺吃少穿不足为奇,顾秀珍家也不例外。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是宁可自己少吃点、节省点帮助比她生活更困难的邻居、亲友。她家的孩子大了,嫌小的衣服她舍不得扔掉,就洗洗干净,补补好收藏起来,等邻居家的孩子好穿时,她就拿出来送给他们穿;哪家揭不开锅时,她都要想方设法挤出点粮食送给人家救急;即使后来大家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来,她还是坚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长胜村南5组,只要谈到顾秀珍没有人不夸她是个“大好人”,都说能遇到这样的好邻居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村里有几个空巢和孤寡老人,有时下午实在闲得无聊,生活非常空虚。她就跟丈夫商量,买台麻将机,免费提供给老人们玩玩,让他们打发打发时光。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随即就买了回来,让老人们有了娱乐的场所。老人们有了玩的地方,精神开朗了许多,一些平时言语不多的老人也善于跟别人交流了,一些经常容易生病的老人由于不再像过去那样孤单,身体也健康了许多。
顾秀珍乐于助人不仅体现在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中,还体现在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的终身大事中。20多年前,本村有一个男青年跟她一样,也是腿残,到了该成家的年龄,就因为有残疾说不上对象。或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顾秀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只要遇到跟小伙子年龄相仿、家境相似的都要帮着介绍,不知上了多少人家的门,也不知一瘸一瘸地跑了多少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为他找到了合适的对象。从此,她“一发不可收拾”,把当红娘作为帮助他人的又一个途径。20多年来,共为100多对青年找到了各自的伴侣,其中有40多对残疾人。每说成一门亲事,男方家长都要到她家谢媒,顾秀珍只肯收少量的“跑腿费”,有的多给了钱,她都要将多余的退还给人家。
拾金不昧自感理所当然
这里先讲一个今年2月24日发生在顾秀珍身上的一个故事:这天上午,她骑着电动车,前往八桥集镇农资公司,帮丈夫的农资门市部购买农药。当她途经邻村新农桥附近时,发现路边有一黑色塑料袋。因为是长条形的,当地人买鱼才用黑色塑料袋装,因此她误认为是过路人掉落的一条鱼。但打开一看,她惊呆了:袋内装的不是鱼,而是报纸包得好好的,一沓沓的百元大钞!
当时她吓呆了,这么多钱!这个丢钱的人不是要急死了?当时她立刻想到这肯定是什么人不小心掉落的,并且肯定有急用,而且正在焦急万分地寻找。“不然不会将这么多现金带着,我要赶紧送到政府办公室去!”于是,她将塑料袋放在电动车的踏板上,就向镇政府方向驶去,同时边行驶边观察周围的行人,“如果能早一点找到失主,人家也就不用急了”顾秀珍边走边想。
当她驶至238省道新农村地段时,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60岁开外的骑车男子,正沿路焦急地找寻着什么。顾秀珍当即迎上去询问他找什么,对方告诉她找一个黑色塑料袋子。随后,她又问塑料袋子里面装的什么东西,对方实话实说里面装了6万元现金。闻听此言,顾秀珍急忙安慰他不要急,随后从踏板上拎出刚捡到的黑色塑料袋,让他辨认。当失主看到眼前失而复得的塑料袋时,激动得合手作揖连声道谢,并告诉她就是这个袋中装有6万元现金。顾秀珍随即打开塑料袋,在核对无误后就当场归还给对方。感动万分的失主,马上从袋中抽出2000元现金塞给她,要表示酬谢,但被顾秀珍婉言谢绝。
在交谈中顾秀珍得知失主姓陈,家住江对面的扬中西来桥镇。老陈在南京工作的儿子最近准备结婚,女方家长提出让男方在南京购买商品房,儿子便打电话给父亲,让他帮助筹集购房首付款。当天,老陈就骑车来到八桥镇长胜村等地,向亲戚朋友东借西凑了6万元现金,然后便前往八桥镇农商银行汇款。
可当老陈骑车来到八桥农商银行时,却发现装有巨款的塑料袋已经丢失。老陈当即就急得捶胸顿足。后在别人的一再劝说下,老陈才急忙返回原路寻找。所幸被好心的顾秀珍捡到,并且还正在找他。
3月4日上午,“学雷锋日”前一天,这位陈姓失主将一面绣有“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送至顾秀珍家中,感谢并颂扬这位拾到6万元巨款不动心且主动寻还失主又婉拒酬谢的“活雷锋”。
听到这个故事的人无不为之感动,6万元巨款是她和丈夫几年的收入,也几乎是她几十年来第一次经手这么多现金。但她没有因这“意外之财”而激动,却在为失主的焦急而担忧。虽然,她是第一次捡到这么多钱交还失主,但拾金不昧对她来说并不鲜见。自打懂事起,小到剪刀、锄头大到手表、戒指等她捡到过10多次,每次都千方百计地寻找到失主,并“完璧归赵”。
顾秀珍,一位其貌不扬、文化不高、家境一般的平凡女性,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却一直用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理解别人的善举诠释了“好人”的深刻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