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专题新闻  >   热点专题

记者 俞佳融  

  8月10日一早,镇江城暴雨来袭,两位老人家冒雨拿着一份8月7日的《京江晚报》来到报社,身上已被雨打湿,但怀里的资料滴雨未沾。他们指着“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系列报道中《荣炳的土地上铭刻着他的名字》上一个人名说:“这里提到了我父亲的名字——凌海波。”这两位正是凌海波的长女凌树清以及女婿陈玉林,他们拿出准备好的照片、文字以及书籍等资料,向记者讲述起了凌海波在抗战岁月中的英勇事迹,回忆起了属于他们的“家族记忆里的抗战”。

  发动群众  火烧百里竹篱笆

  《荣炳的土地上铭刻着他的名字》一文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凌荣炳。凌荣炳曾担任凌海波的警卫员,凌荣炳牺牲前不久的1946年春还给凌海波寄去一封信,荣炳乡的命名正是由凌海波首先倡议。凌树清回忆起父亲讲给她听的第一个故事,就是与凌荣炳一起英勇御敌的反“清乡”斗争。

  1943年3月,日伪军开始在茅山抗日根据地“清乡”,这时原本准备和抗大九分校一起由溧水过茅山渡江北上的苏中军区五分区参谋长凌海波,却因为茅山地委书记吴仲超的一番话选择留在家乡。“茅山是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苏南第一个根据地,你是茅山人又是军事干部,熟悉当地情况,所以想留你在茅东县坚持斗争。”此前,出生于1909年的凌海波,28岁时参加了管文蔚领导的丹阳抗日自卫团,并于1938年9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年4月,凌海波留在茅东县担任县长,带一支短枪队活动在“清乡”区。当时,由于反复多次大扫荡,日伪军不但三五里一个碉堡,建立起了梅花桩式的据点,还筑起了长达数百里的竹篱笆,形成了隔绝“清乡”区的封锁线。就在封锁线内,凌海波建立巩固了民主政权,团结群众开展了袭击据点、铲除伪政权和反抢粮斗争。

  “竹篱笆硬分家,南边田北边家,有粮有菜吃不到它呀。”这首当时传唱的革命歌谣,就直观形象地反映了这道绵延百里的竹篱笆给当地百姓生活生产带来的不便。凌海波发动群众破坏竹篱笆。开始时采取先在据点附近打几枪,再乘夜色点火烧几处篱笆的方式。当时东乡建昌圩一带家家有竹园,敌人由东乡运来竹子编篱笆,篱笆夜间被烧了,天亮后敌人会立即抓夫加紧修复。但是后面就来不及了。就像歌里唱的“大家一起来呀,火烧竹篱笆”,此后,随着整个茅山抗日根据地“反清乡”斗争的胜利发展,在主力部队掩护下,由上级统一指挥,各县联合行动焚烧篱笆,整个封锁线火龙飞舞,一举将数百里的竹篱笆全部烧光。

  配合主力  蒋庄战斗首告捷

  凌树清生于1944年。出生前一年,她父亲凌海波担任抗日民主政府茅东县县长、兼任茅东县警卫团团长,在茅山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斗争,成绩卓著,在1945年8月受到苏浙军区通令嘉奖。

  凌树清带来了一本书《丹徒县革命斗争史》,翻开书页,里面随处可见认真阅读的痕迹,在与其父亲相关的章节处,有细心写下的注释,重要的地方还用自制的书签夹着。这本出版近20个年头的书虽已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不断的翻阅显得有些老旧,但无破损和翻卷,仍是挺括,可见老人对书籍的爱护。

  书中记载了凌海波在茅山抗日根据地的赫赫战功,其中一笔便是镇江“清乡”区内新四军主力部队和抗日民众,同日军展开反“清乡”斗争的第一场胜仗——“蒋庄战斗”。这场战斗中共毙敌9人,伤3人,缴获步枪7支和子弹1批。1943年4月21日,新四军第十六旅第四十六团一个营,在镇丹县宝北区蒋庄村(今上会)宿营时,因汉奸告密,驻上党镇据点的日军小队长内山率部属50余人,沿镇宝公路经上会向蒋庄进发,凌海波闻讯后果断作出战斗部署,埋伏在离蒋庄半华里处的竹园,待日军进入埋伏圈,一声令下,全体指战员单枪齐发,架在竹园里的机枪猛烈扫射,打得日军猝不及防,慌忙逃窜,日军小队长内山退至一座大坟山,企图利用地形反扑,但在一营指战员勇猛追击下,不敢恋战,折回上党。当日午后,丁庄铺、宝堰、延陵河白兔据点的200余名日军汇合后再次赶到蒋庄,但凌海波早已率一营战士转移,留下扑了个空的日军。

  在此期间,凌海波的队伍配合主力打出的漂亮仗还有很多。1944年的秋收季节,由于当地抗交粮食、物资,敌人就下乡抢粮,凌海波组织游击小组搞武装袭击。当时人少力量小,又缺乏子弹,他就采用麻雀战使抢到的粮食难以运走。考虑到单凭武装袭击还不能从根本上达到目的,他又采用了破路炸桥的办法。当时敌人运粮以船为主,从宝堰延陵等据点运往丹阳,直溪桥运往金坛,针对这几条主要运输线,凌海波带领队伍堵塞河流,借以断绝航道,而后配合主力打据点将粮食夺回。

 

新四军老干部凌海波的女儿女婿讲述“家族记忆里的抗战”

发布时间:2015-08-18 16:4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凌海波长女凌树清(中)、女婿陈玉林(右)讲述父亲抗战的故事。 俞佳融 摄
  凌海波的文件包  (现陈列于茅山新四军纪念馆)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费菲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