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专题新闻  >   热点专题

本报记者  崔宁华  通讯员  殷敏 祝青  本版摄影  崔宁华

  “十余年春秋大江南北杀倭除暴堪称英雄,四十寒暑神州东西呕心沥血无愧楷模”。在圌山脚下,松林深处,赵文豹墓静静伫立,依然守望着他所热爱的家乡和人民……

  赵文豹,1920年出生于圌山西麓大港镇横山里湾村,原姓宦,因过继给父亲同母异父的弟弟,改姓赵。1939年3月,赵文豹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组织上送进新四军挺进纵队战地服务团。此后,历任服务股青年股长、镇五区区长、镇丹扬工委副书记、丹北工委书记、镇江市市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镇江地委委员、丹徒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等职;1988年,赵文豹去世,享年68岁。

  70年前,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抗日战争中,赵文豹浴血奋战,出生入死,在山北县依靠群众,建成强固的游击根据地,被誉为镇丹地区的传奇人物。日前,记者采访了赵文豹的后代,他的长子赵荷生和侄子宦宽荣讲述了赵文豹在抗战中的几则传奇故事,重现了那一段硝烟弥漫的历史。

  国仇家恨

  一心寻找真正的抗日队伍

  1937年12月5日,一支100多人的日军队伍开进镇江东乡横山村,架起机枪,用刺刀把村中男女老少驱赶至打麦场,命令家家户户做“膏药旗”,悬挂门首,以示对“大东亚共荣”的欢迎。

  次日,这群日寇来到长江边查看水路情况,看见滨江小村聂家村有鸡、羊出没,便激起兽性,闯进村庄烧杀掳掠,祸害妇女。

  一时间,素来平静安宁的聂家村浓烟四起,烈焰腾空,哭喊声一片。

  仅仅两天的所见所闻,就让赵文豹深切感受到做亡国奴的痛苦。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自日军占领苏南后,到处都出现揭竿而起的抗日武装,然而,也有一些武装名为抗日救国,实为打家劫舍。

  谁是真正的抗日队伍?赵文豹多方打听、仔细辨别,发现新四军挺进队是真正打鬼子的队伍。

  于是,立即喊上同村玩伴连夜投奔驻扎在姚家桥西北一个小村庄的新四军。从此,走上了虽九死而无悔的职业革命生涯。

  赵文豹由于文化基础好,对党的基本理论、纲领、路线领悟得快而透彻,不仅思想进步快,工作有方法、有力度,1939年3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后,组织上决定把他送到新四军挺进纵队。

  到了部队后,赵文豹被分配在战地服务团,从事专门的宣传工作,向抗日军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新四军的抗日主张,鼓动民众积极投身抗战事业。

  同年,新四军军部决定抽调一批政治、军事素质双过硬的同志充实到地方上去工作,赵文豹被派遣回到他所熟悉的山北县接受新的任务。

  智取敌档

  “七县反共青年团”被一网打尽

  1939年5月,汪伪政府在镇丹地区成立“七县反共青年团”,网罗了一批一心反共、甘当日本人走狗的民族败类,敌人把该组织所有人员名单藏在镇江伯先公园凌烟阁厨房灶膛石板底下,如果能获取这些名单,新四军挺进队就能短时间内将敌人一网打尽。

  19岁的赵文豹毅然接受了这项“虎穴取档”的艰巨任务。

  当时的伯先公园是日伪军寻欢作乐的地方,门口有敌哨盘查出入的陌生人员。

  如何进入公园呢?

  赵文豹化装成商人,找到家住丁卯的一个作恶多端的汪伪汉奸,谎称有一笔买卖想跟他合作,将其骗至一处偏僻地就地处决,搜出证件,别上汪伪徽章,大摇大摆走进公园。几经周折,赵文豹终于找到敌人藏匿的敌档材料。

  然而,怎样转移出去呢?赵文豹情急生智,将材料绑在腰间,敞开衣襟,迈着方步,一副尽兴而归的模样,来到公园出口,先声夺人,大声询问敌站岗哨兵,“门口有黄包车吗?”敌哨兵果然被气势震慑到,忙不迭叫来一辆黄包车,恭恭敬敬送赵文豹离开公园。

  此时已日落天黑,镇江城门紧闭,戒备森严。

  赵文豹没有冒险连夜出城,而是在正东路找了一家不起眼的小旅馆住下。闲聊中和老板娘攀上了同乡,他把敌档藏在旅馆贮藏室的棉花胎里面。夜间,当伪警察来查房时,老板娘告诉他们,这后生是自己的侄儿,轻松躲过了盘查。 

  第二天清早,赵文豹谢过老板娘,直奔长途汽车站,坐上开往埤城的汽车,顺利出城,把敌档护送到挺进队驻地扬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不久,敌所谓“七县反共青年团”被一网打尽。

  建交通线

  被誉为“长江上最安全的航线”

  1941年初冬,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委的谭震林从东路反“清乡”突围来到西路丹北县汤家桥,时任丹北县县长的赵文豹奉命向其汇报长江南北交通情况。

  谭震林听取汇报后指示21岁的赵文豹,一定要守好这块兵家必争之地,设法保证新四军的干部、战士从这里过江时畅通无阻。赵文豹当即表态:一定做到!

  实际上,早在1940年,赵文豹就把开辟安全、可靠、畅通的江上通道作为整个山北抗日民主政府的重要任务来完成,先后开辟了两条交通线。

  王家山嘴是北渡长江的南桥头堡,这里水深流缓,适合大规模渡江作业。赵文豹在这里设立了秘密交通站,并亲自物色人选。

  这条江上交通线的建立,为沟通长江两岸我党、政、军之间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路镇的武家桥是赵文豹苦心打造的另外一条南北秘密交通线,由他直接领导和指挥。当时,我党很多高级干部就是从这里往来江南江北,包括陈毅、粟裕、谭震林、陈丕显、王必成、叶飞、江渭清、陶勇等。

  1945年4月, 新四军一师副师长叶飞率部离开苏中渡江南下,这是抗战期间新四军渡江作战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当时,在我军计划登陆的渡口,驻扎的日伪军超过一个连。

  此外,还有日军设立的“检问所”,专门管制沿江民船,所有民船晚上必须集中到“检问所”统一保管。

  赵文豹一方面秘密动员广大群众征集民船,另一方面找到一个客商与日本商船公司谈判,借用一条大型商船运送茶叶和盐,当这条日本商船行至江心时,赵文豹派武工队将其拦截。这艘可以装运千人的日本商船成为我军的渡江工具。新四军一师数千人一夜之间从江北顺利南渡,日军竟毫无察觉。

  由赵文豹一手打造的江上交通线被上级领导誉为“长江上最安全的航线”,是“江上长城”。

赵文豹:抗战烽火中的“江上长城”

发布时间:2015-08-18 16:4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患帕金森症的赵荷生双手颤抖地捧起父亲的遗像。
  赵文豹墓前,宦宽荣向这位父辈英雄鞠躬悼念。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费菲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