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的垛口成游客刻字“重灾区”,小雁塔塔身被刻画高达两米,如同“埃及刻石”事件一样,“到此一游”刻伤着同为古代文明发祥地的古城西安,触碰着文明的底线。儿童节孩子们在城墙上挥毫的“少儿梦”,文物学者的专业建议,能否为根治旅游陋习提供帮助?
“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
但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却刻着蹩脚的汉字“×××到此一游”。这张照片被发到网络上后,引起国人普遍的“无地自容”。同为世界文明古国,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这样碰撞,令人震惊。
“出口”到国外的陋习,也反映着民众一直存在的古怪文化心态。而作为比卢克索历史更为悠久的西安,在“到此一游”的大潮中,也难免被“刻伤”。
现场直击:大小景点遭遇乱刻乱画
吴承恩不会想到,自己在《西游记》中所写的“齐天大圣到此一游”,500多年后竟然在同时代的明城墙上出现了花样繁多的变体。
6月1日,正是儿童节,记者于长乐门登上明城墙。小朋友们正在欢快跳跃,导游为游客讲述着城墙的历史故事。历经时间斑驳的女墙、宽阔的城墙顶部,轻抚其上,仿佛能感知明洪武年间的气息。然而,城墙的垛口因其高度合适,位置显眼成为游客刻字的“重灾区”。一眼望去,每个垛口都满满刻着字,名目繁多的“到此一游”自不用说,游客的创新力度甚至令人有些叹服。“唐敏到此调查研究,一九九六年三月四日”,一副煞有其事的语气。“微微汝快回来,我不能没有你”,表白之语刻于城墙,明显是想让文物做二者的见证。
清代重建的长乐门箭楼,内部光线很暗,非常适合“伺机作案”。不过游客对这里有些手下留情,用的多是粉笔,中性笔等,还可以清理掉。但自1986年复建的西安城墙敌楼更难逃一劫,在这里刻画心理负罪感低,于是敌楼四面墙都被形形色色的留言、题词、题诗挤满。位于东南城角的敌楼,墙面上已经被重重叠叠反复刻了几遍。
西安碑林博物馆原本也是游客题字的“好去处”,但该博物馆出于文物保护考虑,自2005年起就开始使用玻璃罩保护石碑,因而被涂刻的情况基本禁绝。碑林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最近几年没人敢在碑林‘到此一游’,角角落落的摄像头全天候监控,保安也会不时巡逻,一般游客看到管制这么严,不会轻易犯禁。”
下午3时许,西安的气温已近40度,然而进入和西安博物院紧连的荐福寺,松柏成荫,凉风习习,千余年间“三开三合”的小雁塔矗立在中。走上小雁塔所在的高台,围栏上每块砖都被整整齐齐地刻上了名字。因为这里是武则天为唐高宗所建祈福之所,来这里的游客如同在华山上挂平安锁一样,都“颇有秩序”地刻名求福。
而小雁塔本身同样没有逃过一劫,虽然旁边树立着“禁止在古文物上刻画、题字”的醒目标示,塔身依然被乱七八糟随意刻画达两米多高。凡人力所能及处,都层峦叠嶂,云山雾里。有人很自谦地刻上如假包换的“齐天大圣到此一游”,还有李姓广东人刻上“在秦一载一观塔”的古文。
老外也刻:到此一游绝非中国专利
值得注意的是,当国人一致谴责陋习“出口”的时候,却少有人关注外国人在中国文物上刻画的现实。在西安城墙上,英语“MAEPHERSON91”、韩语“我爱你”等刻画偶有可见,可见,“到此一游”并非中国专利,人类的好奇心作祟,是普遍的情况。
“到此一游”,不只和文明有关,也和法律有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在文物上乱涂乱画,罚款数额为200元以下。但即使罚款数额非常小,在景区留言者,绝大多数也没有受到任何追责。倘若没有有效的处罚措施,提高涂鸦的机会成本,道德自律的声音显然有些无力。
在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公馆的二楼陈列室外,专门有数册留言簿。翻开簿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汉卿先生千古功臣”等感慨之语,也不乏类似于“到此一游”的行迹表露。正是由于这个纪念簿的保护,纪念馆的建筑和陈列上几乎没有刻画或者涂鸦。这种既“堵”且“疏”的方式,值得思考和效仿。
城墙作画:孩子们给大家上了一课
“美丽西安,少儿梦”,在儿童节这一天,西安的中小学生们却用不同的留念方式,在城墙上“到此一游”。
这是西安国际少儿美术节的活动,画布从长乐门一直延续到安定门,11800多名儿童在7000米长的画布上现场挥毫,用或稚嫩或老道的笔法描绘自己的“少儿梦”。《环保西安》、世园会写意、晨钟暮鼓、大雁塔……9岁的沈子笈也在画布上写下了大气的“志存高远”。
西安宇航中学的带队老师卢华阳说:“我们今天都是现场带孩子们来作画,顺便参观游览。我来过城墙,对乱涂乱画的行为也深恶痛绝。你看,这些孩子们也在城墙上留念,但他们是写在画布上,随意怎么施展都行。不知道那些在城墙上刻字的大人们,看到这块能申请世界纪录的画布有什么感想?”
家住朱雀大街上的杨彦夏天偶尔来荐福寺纳凉,这天下午他带着妻子和女儿一家三口,坐在小雁塔下的长椅上。“多好的地方,看着这些题字真是大煞风景。一千多年的文物,这些人怎么下得了手,可真令人感到可耻。”杨彦感慨,“小孩问墙上为什么花了,我只能告诉她,这是不文明行为,不要学坏。”
记者发现,荐福寺内的所有碑文,都被塑胶拓片覆盖,但仍有游客抠开探个究竟,“到此一游”好奇心之重,令人咋舌。
学者声音:刻伤文物触碰文明红线
“古今中外,人类的好奇心推动了社会进步,但这好奇心可不要用错了地方。”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梁志胜说,“名人书法作品、题词刻石等为文物古迹增加了价值,但普通人不能将自己的一己之私留在文物上。这次‘埃及刻石’事件,虽然媒体的舆论导向放大了事件效应,但我认为是个好事,最起码能让国人警醒。不关注文明古迹,我们对历史文明、对后代都无法交代。”
历史文化学院文博系副主任郭妍利长期从事考古研究工作,对游客在文物古迹上题字的行为,也深感痛心:“在石质、陶制、砖瓦文物上破坏,非常容易,造成的伤害也是永远的。这不仅破坏了文物自身携带的历史信息,也触碰了文明的红线。”
“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提高游客素养一条路可走。除去这些明知故犯的情况,游客有时未必知道文物保护的一些禁忌,因而文物部门也应该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我在游览圆明园时,许多游客就因为不懂文保知识,爬上大水法等石柱遗迹拍照。我作为一个文物学者,也有犯错的时候。在美国东部一家艺术博物馆参观时,就由于距离展品太近,被博物馆的专家禁止。另外,加强文保宣传,可以采取一些鲜活的形式,欧洲国家就经常采用现场互动,专家讲解的办法讲述文物的历史,凸显其价值,让游客不忍伤害。再加之严格的惩治措施,一般来说就很少有人敢以身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