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承前和父亲的肖像合影 |
|
凌承前向记者介绍革命烈士纪念碑 | |
|
凌承前在父亲的墓前 | |
|
凌承前在烈士陵园里父亲的事迹介绍栏前驻足 |
|
文字/全媒体记者 胡冰心 通讯员 魏非凡 朱茜 实习生 王丹 摄影 胡冰心
他,生活在那个难忘的烽火硝烟岁月;他,27岁投身革命,带领家乡群众英勇打鬼子、除汉奸;他,因征粮陷入敌人布好的圈套被围攻牺牲,年仅35岁。
他,就是烈士凌荣炳。1950年,由凌海波首长倡议、陈毅元帅报请党中央有关部门同意,经苏南行政公署批准,以凌荣炳烈士的名字命名了他的故乡——荣炳。
满腔爱国情,投身抗敌
冒着高温,记者从市区驱车一路向南,来到荣炳盐资源区。荣炳烈士陵园里两侧高大苍劲的松柏,庄严而肃穆,为长眠在此的烈士庇荫。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今年71岁的凌荣炳之子——凌承前。说起有关父亲的一切,他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父亲牺牲的时候,我才17个月。其实,对长年不在家的父亲,真的没有什么特别记忆了……”他说,虽然不记得父亲的音容笑貌,但在自己一生中,父亲的精神和影子常伴左右,“我一生都以父亲为傲,对于父亲了解得越多就越敬重他。”老实淳朴的他,句句话语铿锵。凌承前对于父亲的了解,都来自家里的长辈以及父亲生前的战友,把所有的故事堆积起来,父亲高大、立体、生动的形象就出现在自己的脑海。
说起父亲的生平,凌承前早就烂熟于心。父亲1911年生于镇江县六区蒲圩村的一个雇农家庭。10岁时就给地主放牛,16岁外出打短工。1938年6月,陈毅、粟裕率领新四军挺进江南,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他找到新四军,毅然参加了革命队伍。
当年11月,他参加中国共产党,任村党支部军事委员。1943年4月,凌海波担任茅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凌荣炳当了凌海波的警卫员,他们一起在茅山地区坚持抗日斗争,前后数年,他们一起睡麦田,住牛车棚,同生死,共患难,结下了生死情谊。“听村里的长辈们说,父亲当时积极参加新四军在茅山地区组织的雇工会,并以雇工会会长的身份组织雇工与地主和资本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他在新四军茅山工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反清乡斗争,深得一方老百姓的拥护;他曾英雄虎胆、孤身一人打死直溪桥日军哨兵;他曾紧密依靠群众,干净利落地除掉西阳鬼子据点的汉奸。他曾独闯宝堰鬼子据点,双拳打死鬼子特务大队长,‘凌铁拳’的美名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他还用一场大火,烧掉了西阳与石马桥十里长的竹篱笆,打破了日寇‘铁壁合围’的苦心经营。”
凌承前说起父亲的点点滴滴,思绪万千。
铁骨铮铮下,英雄无畏
凌承前介绍,在自己儿时记忆里,全都是村里邻居、长辈们说的故事——有关父亲的故事。“他经常晚上睡前点燃一支纸捻子,夹在手指上睡觉,纸捻烧尽,烧痛手指,警醒自己,在斗争最紧张的时候,保护领导和同志们的安全;他曾策反伪军,为破获和清除掉‘建峰总社’特务组织建立功勋。”
说到父亲牺牲那天,他的声音哽咽了,“那是1946年5月28日,父亲念着征粮工作没完成,一个人返回村里。他根本没想到,再过会儿就是短兵相接的时候。父亲突然看见埋伏在麦田里的七八个敌人的头,大吃一惊,赶紧向村南面跑,敌人也开着枪大叫‘抓活的’,并开枪还击。”他顿了顿说,激战中父亲的手指被打断,他跑到村南的三岔湖边,纵身一跳跃入湖中。其实,这次父亲遇到的是早就埋伏好的一个连的敌人,加上反革命武装等共计由百余人的围攻,敌人用机枪、步枪、手枪一顿扫射,“子弹像雨点一样朝湖中射去,当我父亲从水中冒出头时,被敌人的子弹击中,鲜血立刻染红了湖水。父亲咬紧牙关,开枪向岸上的敌人还击,但最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凌荣炳牺牲之后,尸体被运到宝堰示众,最后身首异处,头颅被挂上了句容城墙“示众”,而尸体则被宝堰当地的游击队掩埋。凌承前说,直到1953年,家人才根据当地老百姓的回忆,到宝堰在疑似父亲下葬的地方给父亲建了墓。1972年,将墓迁到了家乡荣炳。1986年,当时的荣炳乡政府,以他的墓为主体,将附近的烈士都迁进了烈士陵园。
凤凰涅槃后,乡亲为他自豪
凤凰涅槃今永生,钢筋铁骨铸英魂。在凌荣炳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凌承前写了一篇6000多字的纪念文章《纪念我的父亲——凌荣炳》。他说写这个文章是被“逼”的,因为距离父亲去世已经有几十年了,同时代的人不在了,很多人对父亲的故事都是道听途说,甚至有些出版物里的内容都是有偏差,所以他要还原父亲的事迹,“让后人清晰地了解父亲的故事!”
“凌荣炳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革命斗争实践波澜壮阔,他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和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给了我巨大的心灵震撼。”走在荣炳盐资源区的街头,提起凌荣炳,妇孺皆知,今年27岁的荣炳盐资源区曲阳村村民朱稼禾告诉记者,自己儿时起就知道,家乡荣炳的命名就因纪念烈士凌荣炳,“家乡能有这样一位英勇不屈的烈士,真的觉得很自豪!”
记者来到了荣炳公园,建成于2006年的荣炳公园很大,有健身区、广场,周围绿树成荫,沿着广场往里走,临湖边的大石头上介绍了凌荣炳的事迹,“为使后人牢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特将新建的农民公园命名为‘荣炳公园’以示永恒的纪念”。公园临湖,风景秀美,据介绍,公园边上的湖与凌荣炳牺牲的三岔湖仅一个田埂相隔。
在凌承前的家中堂屋里,珍藏着一幅凌荣炳的铅笔素描肖像,这也是唯一一幅肖像。“长大后根据长辈们的描述,请一位熟悉父亲的画师为父亲画了幅肖像,留下作为纪念。”他说,原本一直住在老家荣炳,近几年因为妻子患病需要在镇江治病,所以离开了家乡,“不过,几乎每周都要回去看看,去烈士陵园看看,给老屋掸尘,父亲是我们全家的骄傲,我会一直守护在他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