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专题新闻  >   热点专题

镇江人民抗日斗争的光辉历程

发布时间:2015-07-20 17:2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镇江人民抗日斗争的光辉历程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而作

莫仲钧

 

镇江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北部,东连上海,西傍南京,北与扬州隔江相望,境内长江与运河交汇,茅山山脉与宁镇山脉相接,扼大江南北水陆交通要冲,历来为军事驻防和兵家必争之重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作为茅山、丹北两个抗日行政专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四军和人民群众创建、巩固和发展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充分发挥了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作用和新四军东进、北上、南下的战略基地作用以及战略通道与枢纽作用,为坚持苏南乃至华中长期抗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阶段  镇江人民抗日斗争的兴起

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到1938年5月,是镇江人民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自发进行抗日斗争的阶段。

一、镇江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镇江自古就是英雄的城市。镇江人民是富有光荣反帝爱国传统的人民。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镇江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序幕。此后,随着国难日益深重,镇江人民的抗日爱国斗争不断发展,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乃至七七事变发生,群众性的爱国运动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镇江各地的抗日救亡斗争更加势不可挡。各界人民踊跃捐款捐物,慰问前线将士和来镇江、丹阳治疗的伤病员,仅棉衣、棉被即捐8万件,并向开赴前线的过境部队献米300包、面2000袋和豆油、咸菜各3万斤。同时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接待安置2.1万余伤兵和60余万难民,还组织了近3万青壮年参加备战训练和战勤服务。许多热血青年或结队北上延安,或组团西行南昌,投奔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部队,有的则在镇江应征加入国民政府军,也有的于北上、西行途中辗转参加国民政府军走上抗日前线。从1937年8月至镇江沦陷,仅镇江城区即有5批近750名青年走上前线,至于如张彦、闻捷等个别行动投奔抗日的,则不胜枚举。丹阳任迈、彭炎等青年和妇女两个救亡团体33名骨干也分赴武汉和南昌,踏上了新的抗日征途。

二、镇江沦陷与日军在镇江的暴行

1937年11月12日上海陷落后,日军即沿京(宁)沪铁路和太湖南岸分兵西犯,连陷苏、锡、常。12月3日和5日,丹阳、句容相继沦陷。5日,日军由丹阳境内的马陵今河阳乡境内)进犯镇江,遭国民政府军第87师等守军抵抗,在官塘桥、三里岗、砚梁山等处激战数小时,双方伤亡数十人。6日又激战于南郊竹林寺一带,日军再次被击退。7日,日军占领镇江东南重镇辛丰。时南京告急,镇江守军奉令撤离。8日上午,日军入侵镇江,遭到未撤离的象山守军炮击,毙敌百余名。守军退守焦山。9日,敌分乘10艘汽艇在12架飞机掩护配合下登焦山,被击退。10、11日又激战两日。12日中午,日军在飞机、重炮配合下登上焦山。在镇江水上门户大港圌山关,9日,圌山炮台骆禧标等12名士兵不甘撤离,自发组成敢死队守台抗敌。10日,敌舰40余艘溯江而上,到达圌山关江面。骆等发炮阻击,连发3炮,击中旗舰,迫使敌舰滞迟3天到达南京。

敌人占领镇江和各县后,滥施屠杀、奸淫、焚掠、破坏之种种法西斯暴行。敌人在镇江连续纵火10天,焚毁19条繁华街巷计1.3万间房屋。据1938年伪丹徒县署统计,全城烧杀4524人。实际被杀人数在万人以上,被奸淫之妇女无法计数,许多妇女被奸后又被杀死。日军疯狂抢掠镇江人民财富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全城各银行、钱庄6000万元的抵押物资被劫掠一空。其他各业商行、仓库所存物资也尽数劫夺,全城公私财产被劫损失超过时币1亿元之巨,造成了“无家不破、无室不空”的惨象。日军在丹徒(时为镇江县)各地也暴行累累,仅宝堰一地即被杀57人,毁屋1168间。敌人占领丹阳当月,即制造8起烧杀惨案,至翌年7月,全县被杀3991人,毁房14万间,重灾户达48344户。暴敌入侵句容头9个月,制造了倪塘村、马场、茅山道院等10余起大惨案,有499人(其中道士23人)遇害,烧毁民房和道观2000余间。

三、人民自发的抗暴斗争

侵略者的暴行激起镇江人民同仇敌忾、誓死抗争的勇气和决心。民间自发的抗暴斗争层出不穷,并且很快从零星的抵抗发展为有组织的斗争。农村普遍建立了自卫队、刀会、枪会等组织。同时地方抗日武装也迅速兴起。至1938年6月,在丹阳有管文蔚部、贡友三部、姜小龙部等,在句容有许维新部、张雍冲部、樊玉琳部等,镇江、扬中农村也普遍建立自卫武装。在地方抗日武装中,建立最早、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是管文蔚领导的丹阳抗日自卫总团,其时已辖84个自卫团,计2.5万人,其中基干武装达3000人。

第二阶段  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

从1938年6月新四军挺进茅山,到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部北渡,是新四军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并向东、向北发展的阶段。

一、新四军东进茅山与韦岗初战

1938年2月至5月,中共中央向新四军发出了一系列创建茅山根据地的重要指示。遵照中央指示,5月19日,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从皖南到达苏南作战场侦察。6月15日,先遣支队在下蜀火车站附近完成破击任务。17日,粟裕率部进行韦岗伏击战,毁敌汽车4辆,毙敌少佐以下13名,缴获长枪10余支及车中满载的军需物资。韦岗战斗是新四军进入江南敌后的处女战。它的胜利,戳穿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敌人的横行,鼓舞了广大人民的抗日斗志,揭开了新四军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序幕。

与此同时,陈毅率新四军第1支队从皖南经高淳、溧水、溧阳,于6月13日进入茅山腹地,15日到达宝堰,设司令部于前隍村。随后,第2支队也于7月到达苏皖地区,展开于江宁、当涂、高淳、溧水及句容边境一带。

二、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韦岗战斗后,先遣支队番号撤销,指战员各归原建制,粟裕也回到第2支队领导岗位。第1、2支队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从1938年6月28日起,在镇江现辖区范围内先后进行了竹子岗、新丰火车站、横塘、新塘、高资、句容城、二圣桥和珥陵等战斗。9月10日,陈毅指挥部队在华山一带击溃了敌2000余兵力的合围。接着又进行陵口车站、天王寺、元庄、四摆渡、白兔等战斗。至1938年底,新四军共作战200余次,歼敌2253名,牵制敌兵力2万以上,开辟了拥有40万人口的10多块抗日游击基地。

1939年是苏南新四军实施战略展开的一年,先后进行了东湾、延陵、上下会、云台山、北山、九里等规模较大的战斗,至年底又开辟了许多新的基地,并使分散的抗日游击基地连成一片,控制人口达200万以上。

三、建立和发展中共地方组织

1938年7月,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派一批干部以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名义到延陵地区开辟党的工作。不久建立由陈毅兼任书记的中共苏南区工委,同时在庄湖头建立茅山地区第一个党支部。9月18日,苏南区工委扩充为中共苏南特委,吴仲超为书记。各地建党工作也同时展开。至年底,中共句容县委成立。翌年上半年,丹南、镇丹县委先后成立。在铁路以北的丹北地区,1939年7月成立丹北县委,11月成立中共扬中工委。同年12月,中共苏皖区委员会成立,下辖苏南、苏皖、苏北3个特委、14个县(工)委。

苏皖区党委建立后,进一步推动建党工作的发展。至1940年3月,茅山根据地已建有19个县(工)委、40多个区委、300多个支部,有党员4000多名。是月,撤销苏南、苏皖特委,成立4个游击区。丹北为第一游击区,成立丹北中心县委;茅山为第二游击区,成立丹南中心县委,各辖若干县委。句北县委和赤(山)南、赤(山)北两工委划属第三游击区。

四、组建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新四军每到一地广泛联系社会各抗日阶级、阶层爱国人士,开展统一战线工作。陈毅亲自动员樊玉琳、纪振纲、巫恒通、王诚龙、王诚凤、管士林、汤铭新、管有为、王鑫、左道成、江正康、樊阳太等投身抗日洪流。在镇江也有诸如赵秉伯、马峰、孔庆哲、静严法师、陈安义、陈震、解朝东等一批经新四军开展统战工作而毅然投身抗日的代表人物。

随着统战工作的深入发展,各地各县的抗日群众团体纷纷建立起来。在茅山地区有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四县抗敌总会”和江宁、当涂、溧水、句容“四县抗敌总会”。在丹北地区有镇江、丹阳、武进、扬中“四抗会”。各地区县、区、乡、保普遍建立了农抗、青抗、妇抗、文抗和儿童团等组织。各地各级抗日团体作为统战性质的代理政权机构,对于团结各界人士坚持长期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新四军从茅山东进北上

毛泽东早在1938年5月即指示新四军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兵一部进入江北地区。陈毅坚决执行这一指示。1939年5月,派叶飞率部以“江抗”名义东进澄(江阴)锡(无锡)公路以东直至上海近郊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江抗”东进作战,历时近5月,胜利完成了筹集“人、枪、款”的任务,并为建立东路抗日根据地创造了重要条件。

为了执行向北发展的方针,陈毅命管文蔚领导的新四军挺进纵队与新四军第2团协同作战,于1939年4月打下了扬中,架起了向北发展的江中跳板。10月,管部与叶飞部合编,下辖4个团。不久,除挺纵2团留江南外,均渡江进入江都地区。同时陈毅还命新四军第4团渡江北上。1940年7月,陈毅、粟裕又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主力3个团北移,经丹北渡江投入“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斗。江南抗日武装6000余兵力先后北上,这就为建立苏中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

第三阶段  镇江敌后抗战的艰苦坚持

从1940年8月到1943年12月,是镇江敌后军民先后战胜皖南事变前后和1943年日伪清乡的两次严重困难,取得抗日反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重大胜利的阶段。

一、战胜皖南事变前后的严重困难

陈、粟北渡后,罗忠毅、廖海涛率领新2支队在茅山根据地坚持抗战。1940年10月,反共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直至1941年1月达到顶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此时,日军乘机加强兵力,从1940年11月起,依次交叉实施对丹北、茅山地区的驻扎“扫荡”。敌人集中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手段之残暴毒辣都是前所未有的。日、伪、顽的疯狂夹击,使敌后根据地形势严重恶化。新四军和地方武装采取避敌锋芒、避实击虚的策略,投入反扫荡斗争,抗日武装大量减负,仅在1941年2月即减员1600余人。地方干部也大量损失,从1月至4月,区委书记以上干部即牺牲20多人。面对严重困难,根据地各级领导加强对党内外干部的教育,深入开展统战工作,经过半年多的殊死奋战,终于顶住了顽固派的反共逆流,挫败了敌人的“扫荡”,度过了根据地创建以来第一个艰苦险恶时期。

二、加强党政建设,展开军事攻势

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1年1月下旬,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苏南新四军整编为第6师16、18两个旅。在茅山地区成立路西北特委,辖原丹南和江当溧句两个中心县委所辖地区。丹北地区党组织体制基本不变。5月,江南区党委成立,统辖整个茅山根据地6个特委。同时普遍建立县以上抗日民主政府。在行政上,4月,成立江南行政委员会,共辖6个行政专署。丹北、茅山地区分别成立了苏南第四、第五专署。各地并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地改造了旧的区、保政权。

7月始, 日伪在东路地区清乡。为了配合东路军民反清乡斗争,第16旅在茅山、丹北地区主动出击,攻打据点,并接连挫败敌人的两次扫荡。9月,第五专署专员兼句容县长巫恒通在作战中负伤被俘,拒医绝食8天后壮烈殉国。1942年斗争形势日趋好转,抗日武装主动进攻,胜利进行了东新港、新老洲、大路镇、珥陵、新坝、二墩子港、高桥、上党等战斗,歼敌近千名。

三、拓展巩固长江走廊

1941年下半年至1942年上半年,为了加强长江、铁路两侧地区党的工作,确保大江南北秘密交通的畅通与安全,根据华中局和谭震林的指示,路北特委成立了敌伪军工委,各县成立了敌工站,接着相继建立了中共长江工委、江(都)镇(江)县委和铁道工委。上述党的机构建立后,积极开展日伪军工作、帮会工作、两面派工作和交朋友工作,控制了从新老洲到大港、谏壁、辛丰一带的港口、道口,建立了南至茅山,北达苏中、淮南的秘密交通线,并在镇江的焦山、白衣庵、天昌布店、江边柴行等处建立了秘密联络点,从而拓展并巩固了长江走廊。

四、深入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减租减息是党在抗战时期处理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既照顾了地主、富农的利益,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各爱国阶级、阶层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受斗争环境制约,1942年前,减租减息仅在茅山、丹北中心区的部分区、乡实行。1942年起敌后根据地全面深入地开展了双减运动。当年,丹阳、茅东、句容4县实行减租的地主有2646户,占地主总数92%;得益农户3482户,占佃户总数的36%。扬中县人口不到20万,就有2.4万户计10万以上的农民从双减中受益。镇丹、丹阳等4县还有3749户雇工共增加工资47.4万元,人均增资128元。与此同时,茅山、丹北两地区的财经、文教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五、针锋相对开展反清乡斗争

1943年3月,日伪开始对茅山、丹北地区实施“清乡”,妄图以军事清剿、政治伪化、经济掠夺、思想奴化相结合的手段,巩固其殖民统治。中共茅山地委和路北特委执行“保存有生力量,坚持原地斗争”的方针,领导敌后军民开展英勇顽强的反清乡斗争。各地首先发动群众阻挠、破坏敌人构筑竹篱笆封锁线。第二,抗日武装坚持在清乡区内外不断出击,并开展锄奸活动,破坏敌人的“政治建设”、“治安剔抉”等计划的实施。第三,大力开展隐蔽斗争和秘密工作,充分发挥“一二一”政策(即将伪军人员中本来只为日寇服务的一面派先转化为既为日寇服务又为抗日服务的两面派,然后再将其中大部分人转化为拥护抗日而敷衍敌人的一面派)的威力。经过1年多时间的斗争,终于挫败了敌人的毒计,度过了敌后斗争第二个艰苦险恶时期。

第四阶段  夺取抗日斗争的最后胜利

从1944年1月至1945年8月,是巩固与建设敌后根据地,直至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的阶段。

一、主动出击,进攻敌人。敌后军民经过反清乡斗争,抗日斗志更高,为了确保大江南北的战略联系,在深入建设根据地的同时,积极开展小型武装斗争。1944年丹北军民共作战35次,缴获机枪4挺、长短枪389支、小炮1门、子弹2.3万发,毙敌114名,俘敌350名,伪军投诚79名,至年底共收复乡镇100多个,解放人口50多万。茅山地区抗日武装也频频出击。仅句容在1945年头4个月中,即作战25次,还在4、5月间粉碎敌人“扫荡”3次。

二、开展整风、生产建设和民主建政运动。茅山、丹北敌后党组织的整风运动于1943年底和1944年全面展开,至当年底基本结束。各地坚持“整风、审干、防奸三位一体,互相渗透”的方针,采取轮训、整风会和在职学习等方式开展整风,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坚持抗战到底,夺取最后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敌后军民在1944年和1945年上半年深入开展了生产运动。各地组织军民大兴水利、组织互助合作,开荒造田,发展农副业生产,开展春荒借粮和减租减息,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和建设根据地的积极性。同时普遍进行民主选举乡、保长,认真实行“三三”制,切实发挥各级参议会(参政会)作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进一步发展抗日文教事业。各地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教育,重点抓了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教学业务的建设。到1945年丹北全区已创办小学229所,学生达12680名。以冬学为主要形式的群众教育工作,办学形式更加多样,数量、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四、接应新四军主力南下。丹北、茅山两个地区继1942年底、1943年2月完成接应新四军第1师第2旅和抗大九分校计3200余人由苏中南下任务后,又在1944年底和1645年4月接连两次接应第1师第3旅和第1旅及地方干部计7000余人渡江南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南进指示,开辟苏浙皖解放区作出了特殊贡献。

五、全面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夏,日本军国主义灭亡在即。茅山、丹北抗日军民积极配合新四军苏浙军区主力南进作战,更加勇猛地打击敌人,收复失地。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重要声明,镇江敌后武装执行延安总部命令,立即展开全面反攻。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丹北地方武装在韦永义率领下,于8月17日夜袭镇江模范监狱,释放了一批在押政治犯。苏中第五地委积极准备收复镇江,并任命共产党人王龙任镇江市长(9月7日,王龙在丹徒镇附近江边遭遇顽化伪军袭击,被捕牺牲)。至8月底,除县城和铁路沿线少数集镇外,广大农村地区均告收复。10月,新四军和地方党政干部奉中共中央之命渡江北撤,茅山、丹北境内留下少数干部和精干武装坚持斗争。

至此,镇江敌后抗战胜利结束,镇江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作者系镇江市新四军暨茅山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秘书长,原中共镇江市委党史办公室副编审。地址:镇江市正东路34号市级机关综合楼622室,手机18168594196,办电:0511-84428837)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费菲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