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专题新闻  >   本地专题

十七载相伴,感受京晚的“温度”

发布时间:2014-11-24 15:4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阚老在读报干光磊 摄

        14日,像往常一样,家住宝塔巷1号506室的阚老,收到了最新的《京江晚报》。这张报纸的封面右上角,清楚标明“总第6077期”。从创刊至今,晚报陪着阚老度过了17个年头。

        阚老叫阚来忠,今年68岁,是市国资委的退休干部。他向记者谈起了与晚报结缘多年的点点滴滴。

        “京江晚报1998年创刊,我从那一年起开始自费订阅。”阚老说,“这十几年,我还同时订阅过《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南京晨报》等多份报纸,但只有京江晚报一直没有中断订阅,并且是家里仍在继续订阅的唯一一份报纸。”

        他坦言,京江晚报的内容广泛、趣味性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市民。这份报纸反映的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大事小事,是一份为镇江人所喜闻乐见的地方晚报。

        在与京江晚报相伴走过的年月里,阚老离开了工作岗位。而晚报给他的晚年生活添了乐趣,对他的帮助也有不少。

        “一年365天,每一天的京江晚报我必看,看这份报纸已经成为我的一项固定的生活内容。”阚老尤其喜欢看老年养生、健康知识、副刊美文、小记者作文等。凡看到觉得好的文章,还会剪下来收集保存。

        在朝南的卧室,他拿出了好几大本剪报。一一递给记者看:

        第一本,是晚报连载的《给老爸老妈的长寿秘诀》,一共29期,一期不少;

        第二本收集的是报道北部滨水区的稿件,如刊发于2008年7月25日A4版的《从“沿江工业带”到“滨水风光带”——聚焦城区沿江地带的华丽转身》等;

        第三本收集的是2010年2月份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播出5集高清人文纪录片《诗话镇江》时,晚报刊载的解说词……

        这些剪报,阚老有时间会拿出来反复阅读欣赏,还给家人和亲戚朋友看,一起汲取知识、信息,提高文化素养,从中受益。

        看到小记者希望周刊中的好文章,他会把它们收集起来,给在中山路小学上学的外孙女阅读,让她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能力。“在市里组织的作文比赛中,外孙女多次获得一等奖呢!”阚老对孙女从中获得的进步,表示满意。

        副刊,给阚老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愉悦和享受。“我喜欢的副刊版面,《银潮》是其一,尤其是写下放知青的回忆文章,不管篇幅是长是短,我是每一篇都看,因为我曾是一位来自扬州的下放知青,读到这些能产生共鸣。”阚老说。

        对于新开设的专栏“小巫聊天”,阚老每天必读。“因为在电视、手机等媒体上看到的天气预报,只有阴晴雨和气温多少摄氏度的信息,而这个专栏加入了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背景资料,也有文采,读后开阔了知识面。”他说,天气新闻也有“温度”。

        今年新推出的《学周刊》,他也给予好评。“这个周刊登载本地高中生所写的美文,融思想性、艺术性与可读性于一炉,对有学生的家庭会有一定的帮助”。

        多年的晚报情结,化作殷殷寄语。阚老建议,京江晚报在报道上要做精做细,敢于直面问题,挖掘城市各领域的特色和亮点,为市民读者奉献更多精彩的内容。同时,做强好的栏目、做美版面,散发都市气息和现代感,将报纸办得更加出彩、有看头、显大气。 

        (记者  干光磊)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费菲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