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30,一份新鲜出炉的《京江晚报》被送到古西门街徐顺宝的家中。拿到报纸先翻一翻,这已经成为徐顺宝每天固定的开始环节(见图 巫悦萌 摄)。
“你们晚报是1998年创刊的吧,我还记得很清楚呢。”说起和晚报的结缘,徐顺宝记忆犹新,“当时单位是好多报纸一起订的,《羊城晚报》、《扬子晚报》都有,后来慢慢看还是觉得《京江晚报》最接地气。”退休以后,报纸的订阅仍是一年不落。
“前两天我还问我儿子,明年的晚报订好了吗,他回我说,放心,早订好了。”徐顺宝说。
今年67岁的徐顺宝很时髦,“接地气”“正能量”“很萌”……这些网络上很红的词,他张口就来。“哎呀,这些新词都是报纸上看到的,每天都看报,这些还能不知道吗?”他笑眯眯地说。
在客厅的柜子里,一摞晚报整整齐齐地放置着。徐顺宝习惯把看完的报纸收拾得妥妥当当:最近几期的报纸放在桌上,这样想起哪篇报道,可以随时拿出来再看一看;前一个月的报纸放在柜子上;更早些时候的报纸摞在一起收起来。“前年的每一期报纸,我家都能找到。”
作为一个老镇江人,徐老一直关注着镇江的发展,而城市每天发生的大事小事,他基本上都是从报纸上获得信息。“前段时间市区人力三轮车退出营运的消息,我天天关注着。这样的整治太及时啦,现在很多人力三轮车安装了电瓶,在路上开得相当快,以前走在路上看到人力三轮车我觉得没有安全感。”
说起晚报让他印象深刻的板块和栏目,徐顺宝有些犹豫,因为很多栏目他都很喜欢看。“比如说《学周刊》,里面学生写的很多文章,上面的知识我们上学的时候都不知道,现在的学生真是了不起。”
而《慢周刊》上的养生知识,也是徐顺宝和老伴每期必看的内容。因为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他平时在家对饮食也会格外注意。“上面有很多医生的建议,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是很有用的。”
此外,《银潮》上的很多内容,也经常让他陷入回忆里,“银潮上面很多都是我们同龄人,读他们的文章马上就能想到我们过去发生的故事。”
“我们镇江人看自己的晚报嘛,就是觉得真实。”徐顺宝说,他希望今后晚报的内容能更加丰富一些,有趣一些。
如今,徐顺宝的小孙女正在上三年级,家人刚为她报名参加了小记者。说起这个自己疼爱的小孙女,徐顺宝说,小姑娘有点害羞,家人都希望她参加小记者以后,能多多和同龄人交流,性格更加活泼一点。(巫悦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