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专题新闻  >   国内专题

巴蜀儿女缅怀邓小平

发布时间:2014-08-22 17:3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个头不高,却看得很远。

    95年前,他从故乡的渠江登船远行,寻找救国之路。35年前,他带领全国人民,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连日来,在邓小平同志的家乡四川,巴蜀儿女深切缅怀小平同志,用自己的故事讲述改革开放给他们命运带来的深刻变化。

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时的邓小平,时年16岁。新华社发

  “小平让我们肚子饱了、腰包鼓了、路子多了”

  走进“小平故里”广安市,武胜县白坪乡高洞村村民陈纯平正在自家院子里招呼客人,背后“甜橙之家”的招牌十分醒目。

  从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变成“农家乐”的小老板,她见证了30多年来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蓝图总设计师,农村改革是这张蓝图中的重要内容。他充分肯定了安徽农村“包产到户”的探索,为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

  当年,陈纯平的老伴杨德美是村里的生产队长。他说:“土地分给一家一户后,村民种地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粮食产量上来了,大家不仅不再挨饿,收入也高多了。”

  更让人欣喜的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外出打工,有了改变命运的新路径。

  1997年,抱着试一试、闯一闯的心态,陈纯平一家去了广州。10多年外出务工,一家人赚回来了如今这幢两层高的小洋楼,永远告别了曾经漏风滴雨的土坯房。

  “小平不仅让我们吃饱了肚子、挣鼓了腰包,还让我们有了更多的人生选择。”儿子杨诚说。

  这几年,四川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杨诚带着父母回家了。一家人承包了40亩果园种甜橙,把小洋楼重新装修,办起了“农家乐”。如今,一家人足不出户,一年赚30多万元。

  没有尝过穷的滋味,就无法理解致富的渴望。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邓小平主导的农村改革,深深改变了这片土地上数千万农民的命运。

来源:新华网 作者:  责任编辑:费菲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