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夫被誉为“点燃大地的活雷锋”。
为什么赵亚夫被评为“时代楷模”?
赵亚夫事迹之所以感人,在于他到退休后都要“离农民近一点”;赵亚夫之所以成为时代先锋,在于他扎根山区农村,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写出了一篇篇精彩无比的科研论文。
赵亚夫生于城市、学于城市,又留过洋、有过到省城任职的机会,但这些条件都没能动摇他为农民服务、帮农民致富的决心。山区农民的艰辛劳动、艰苦生活刺痛着他的心灵,让他时时牢记农业科技工作者要“离农民近一点”;党的培养、组织的期望鼓舞着他的斗志,使他立志“为农民服务一辈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使他找到了一名科技工作、共产党员的人生归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工作是否有成绩、科技工作者是否有作为,最终要看是不是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发表多少科研论文、拿过多少奖项,都不如在生产生活的火热实践中推动生产发展、生活进步。
赵亚夫的探索证明,哪里生活环境艰苦、生产条件简陋,哪里就最需要科学技术。广大科技工作者心系人民、深入实践,用科研成果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撑,就能点燃百姓创业热情、拓宽全面小康之路。赵亚夫的事迹也证明,谁把造福百姓作为人生追求,把汗水洒在泥土里、把政绩写在大地上,谁就会受到百姓敬重与爱戴,留下千金不换的口碑。>>>
赵亚夫的经历看起来很平淡,如同身边某个普通的朋友,抱定一个信念,认准一个目标,就扎下根去,默默努力劳作。他说,为农民服务,说高一点,是我的人生目标;说平一点,是我的兴趣爱好。
但赵亚夫的经历品起来又是那么精彩。他为了推广草莓,冒着风险,与农民打赌,结果致富一方。他选择句容最穷的一个村,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组建合作社,使之走上小康之路。
赵亚夫既平凡又不平凡,既可敬又可学。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目标,但只有那些对理想和目标坚持付出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实现人生价值。就像赵亚夫说的那样,“人既然下了这个决心,就一定要做出点事情来,不可虚度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