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题:作家何香久:我的提案“来自”两件棉大衣
中新社记者 陈林
“连续两年写农民工提案,就是为了那两件盖在我身上的‘破’棉大衣。”2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全国政协委员、作家何香久如是说。
何香久创作的电视连续剧《焦裕禄》曾获“飞天奖”。他口中的“‘破’棉大衣”显有所指。2012年有关部门希望他写一本关于农民工杰出代表的书,他为此到北京一立交桥下农民工聚集地,谎称侄儿丢失打听情况并与农民工“席地而睡”3个晚上。第一晚半夜冻醒,腿肚子“生”疼,第二晚自己带了一件棉大衣,醒时看到又有两件破旧棉大衣盖在他冻腿的地方。
提及这一话题,侃侃而谈的何香久有些犹豫,拿不准是否应该讲这事,“如果我只是作家无所谓,当是体验生活,但我还是沧州市政协副主席,副厅级干部和农民工在桥下睡三晚,担心有人说我在作秀。”
2013年全国两会,何香久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提案引发媒体关注。他坦言,在自己20年省政协委员的履职生涯中,提案多是聚焦自己熟知的文化领域。如今,他同样希望“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能享受更多的文化权益。“棉大衣这事发生后,这个群体就在我心里扎根,难以走出。”
“改革开放30多年产生了原生代和新生代两代农民工,特别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是游离于农村和城市社会生活外的边缘群体。”何香久说,与父辈赚钱养家糊口、回村盖房的理念不同,新生代出来是为改善命运,他们对城市的认同超过农村,但城市和家乡的土地都不认同他们,使他们成了双重边缘人。
“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69亿人,外出农民工1.66亿人,随迁子女1277万人”采访时,与农民工有关的数据,何香久脱口而出。
“政协委员不能做名片委员,不履职就等于渎职,不称职就意味着至少60多万人的缺席。”何香久说,此次提案他跑了大半年,先后到河北、河南、北京多个工地了解农民工生活,“工棚啃过馒头、立交桥下裹过大衣”改变了自己一些最初想法,“只有接地气提案才有底气”。
“我以前想法有点天真,认为给了保障农民工就会融入社会,现在发现自己错了。”何香久反复说,城市文化的开放多元与乡村文化的封闭保守差异显明,并产生了深层文化冲突,这使他们无法融入和适应城市的文化生活,只有文化的融入才是真正的融入。
农民工题材,让这位圈中公认高产的作家,平生第一次被出版社多次催稿,写作时间从最早“个把月”一延再延,足迹扩至多个劳务输出或用工大省,内容主题也随之变化。
“之前我一年出七八本书,这本农民工的书差不多明年才能完成,前后4年去写一本书是因为纠结。不单单记录他们的故事,还有对未来命运的思考”。何香久说,“书中不能都写杰出农民工,那不是全部,不能真实反映这个庞大群体的真实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