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专题新闻  >   热点专题

淡泊名利 甘于奉献 矢志不渝 擘划三农

发布时间:2013-12-09 19:1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淡泊名利 甘于奉献 矢志不渝 擘划三农

        赵亚夫系列报道之四

        记者 孙肖苏 张翀煜 任雯 王鹏程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事实上,不仅做一辈子好事难,做一辈子别人都不看好的事情也很难。

        连农民都不看好农业,赵亚夫却用他40多年的执著,找到了一条农业的希望之路。

        在赵亚夫事迹的采撷过程中,记者不止一次被那些看似平常,实则不易的镜头、事例所感动,尤其是他在普通老百姓中的口碑,让我们再一次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什么叫做“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感动之余,我们也一直在琢磨和探究赵亚夫身上的时代精神及其个人特质。

        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他用自己的才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农民的财富神话,自己则过着普通公务员的生活。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他从未让农民产生心理距离,永远把他当作知心朋友。

        ……

        赵亚夫是个执著和有坚定理想的人,一旦看准了目标就敢于长期坚守,永不言败,正是这种性格和精神成就了他对“三农”所作出的贡献。

        1958年,即将毕业于省常州中学的赵亚夫凭着对自己文科基础的自信,填报了复旦大学新闻专业,可偏偏命运弄人,由于当时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信息的闭塞,赵亚夫失去了当记者的机会,最终高分低就,被迫选择了宜兴农林学院。

        宜兴农林学院是为开发江苏丘陵地区农业而设,而此时,赵亚夫还不知道40年后他会成为江苏丘陵地区农业开发的代表性人物。

        赵亚夫是农民的儿子,出身农家,农学为业,他谙熟农民的思维、农民的习惯、农民的局限和与农民打交道的方法。

        在学生时代,赵亚夫学会了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工作思路,这一工作思路被他延续至今,甚至,在十年“文革”期间,他也没有放弃。

        “文革”时代,别人都去“闹革命”了。赵亚夫却怀揣两个烧饼天不亮就往农村跑,一跑就是20多里,与农民一起劳动,查看农作物长势。下午4点多,他离开村子,继续上路,天黑前赶到下一个公社。就这样,十年动乱结束了,原镇江地区300多个公社也被赵亚夫跑遍了。

        “文革”前,赵亚夫还是镇江农科所一名默默无闻的农技员,“文革”结束后,他已成了小有名气的农业专家。

        但促使赵亚夫一辈子扎根田头的并非只是对农民朴素的感情,而是他对中国“三农”现状的理性思考,以及立志改变现状的决心。

        1982年,赵亚夫等人去日本学习水稻栽培技术,但赵亚夫却一眼相中了日本的草莓种植。

        赵亚夫1961年参加工作,从事农业已有46年,1982年是个分界线。那一年,他接触到了日本的现代农业,从此,他将前20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工作思路与从日本引进的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技推广道路,改变了丘陵地区农业、农民和农村面貌。

        赵亚夫是个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人,潜心做事,不求回报,清正廉洁,甘之若饴,正是这种高尚的人格和官德为他赢得了交口赞誉,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威望。

        在句容乃至镇江市,赵亚夫是远近闻名的“财神”,可他自己多年来却对“财”字始终保持着淡漠、清醒的态度。有人说,如果赵亚夫想发财,凭他这么多年来所搞的项目,只要稍稍表示一点“意思”,赚个上千万是小意思。

        事实也确实如此,赵亚夫从事农业科技工作46年,担任领导职务20多年,经他主持、经手的项目经费数以千万计,他对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贡献数十亿元,可他从来不把这些当作个人进行“等价交换”的资源,也从不为自己或小团体“作稻粱谋”,在职时,他拿的是公务员工资,退休后,享受的又是普通的退休金。

        一个普通的茶几,一套普通的沙发椅,一台普通的电视机,没有高等音响,也没有木地板。这就是赵亚夫的家。女主人黄宝华告诉记者,家里已经近10年没有添过家具了。

        黄宝华也是农技人员,退休在家10年了。退休前,两人都常年驻守农村,聚少分多;退休后,黄宝华与赵亚夫相聚的时间仍然很少。赵亚夫每天早上6点起床,早饭后就往农村跑,回来吃过晚饭,看过新闻联播就一头钻进书房看书,直到深夜。一周之中,只有周日能在家里呆一个上午,因为那天是小孙女来家的日子。

        黄宝华说:赵亚夫就是一个住在城市的“农民”。

        为赵亚夫做了8年司机的陶大友,外表与种田人一般模样,还能说一口流利的乡间土话。8年来,他汗水洒了不少,“油水”一点也没捞到。

        很多城里人都到赵亚夫扶持的果园里体验过农家乐,黄宝华却从来没获得过这样的机会。

        在白兔镇,谁都知道没有赵亚夫就没有今天龙山湖村的生态果园,可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个细节:果园的果子已经旺销两年了,赵亚夫却从来没有带回去过一个果子。

        农民需要技术、遇到困难时,他随叫随到;技术结出了成果,农民有了收获,他则悄然离去。他总是说,果子是农民的血汗。事实上,农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赵亚夫的辛勤劳作,再多的汗水也难以变成香甜的果子。

        赵亚夫是个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人,他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走在“三农”战线的前沿;他善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国外先进技术“洋为中用”,正是这种勇于开拓、不懈追求的精神使他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喜爱并崇敬的“草根农技专家”。

        与赵亚夫合作共事过的人都了解,他不善言辞,却敏于行动;表面憨厚,却内藏睿智;不喜形于色,内心却充满激情;一条牛仔裤,一个双肩包是他常年不变的“行头”。

        曾经有很多记者采访赵亚夫都问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你让农民到底增加了多少效益?

        事实上,即便是像葡萄大王方继生这样的“农民明星”,一年的纯收入也不过四五万元,与传统农民比,这个数字相当可观,但仍然无法与走工业道路的乡镇企业家相比拟。

        赵亚夫的价值不在这里。

        我们需要农业。没有农业,不仅农民、市民无法生活,国家也无法持续发展。但改革开放近30来,随着城市经济、工业经济的迅速膨胀,许多农民都不再对农业抱有希望。

        在支农政策逐年加强的基础上,赵亚夫等人通过20多年的摸索,在句容为农业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仅让热爱农业的农民不再寒心,还让不懂种田的市民开始下乡投资。

        赵亚夫的价值就在于他让农业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希望。

        但这条农业的希望之路还不宽敞,最大的障碍是人才。

        向赵亚夫的身后望去,有谁能像赵亚夫一样如此热爱和执著于农业、农村和农民?

        最好的人才上完大学进了城市,中等的人才通过打工留在了城市,留给农村的多为妇女、老人和孩子。农村的人才自造能力已十分有限。事实上,赵亚夫辛辛苦苦闯出来的“戴庄模式”也正面临着“人才危机”:即将建成的加工厂找不到合适的厂长;城乡互动的直销模式已经确立,但能够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其他城市的销售人才则十分难得……

        赵亚夫的“课题”,仅有一个赵亚夫是不够的。

        所幸,又一批大学生即将走向农村,成为“村官”,但愿若干年后,能够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赵亚夫”,甚至超越赵亚夫的“赵亚夫”……

        如此,大片的镇江农村才能成为“希望的田野”。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费菲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