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专题新闻  >   热点专题

秉持信念 身体力行终身惠农 一诺千金

发布时间:2013-12-09 18:4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秉持信念 身体力行终身惠农 一诺千金

        赵亚夫系列报道之二

        记者 孙肖苏 张翀煜 任雯 王鹏程

        每周最少三天、最多六天在乡间小路上奔波。

        有时晚上12点到家,第二天早上6点又要出发。

        8年行车近40万公里,平均每年绕地球一圈还多。

        在机关单位内,赵亚夫司机陶大友的这份行车记录至今还极少有人能够打破。

        赵亚夫在为农民忙碌:手把手教农民技术,推广优良品种,接待农民咨询,忙着编写农民看得懂、听得明的讲稿……

        服务农民真的需要这么忙吗?

        今年,句容姐妹桃园已经4岁了,到了丰产期。4年前,王巧娣对种桃还一窍不通;4年后,她则能从容面对所有意想不到的变故。4年中,她曾不止一次地想放弃,可每当此时,赵亚夫总会适时地赶来。

        2003年初,在种田、进厂、打工都没有希望的情况下,40多岁的王巧娣想到种桃。在城里工作的妹妹将姐姐的想法告诉了赵亚夫。

        没想到的是,两个月后的一个上午,妹妹领着一位戴着眼镜的60多岁的老人帮她看地方来了。

        在赵亚夫的关心下,2004年3月,王巧娣的第一批桃树苗栽下了土。此后,桃树不发芽,赵亚夫踏着泥泞赶来;桃树要修枝,赵亚夫就在寒冷的天里边剪边教,一干就是半天……王巧娣说:赵主任在桃园的劳动时间比她的家人还要多。

        第二年3月,漫山的桃树结蕾开花了。这是一个重要时期,管理不好将直接影响桃树今后的品质和产量。然而,从未种过桃子的王巧娣却浑然不觉。

        一天晚上,劳累一天的王巧娣早早睡下了。蒙眬中手机响个不停。她一看号码,是赵主任打来的。“小王啊……”电话那头,传来赵主任亲切和蔼的声音。赵主任告诉她,现在桃子进入结蕾开花期了,但还不能挂果,让她明天一早把花蕾疏掉。

        天那么晚了,赵主任还打来电话反复叮嘱。王巧娣说:“赵主任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你!”

        赵亚夫的电话簿里存了上百个农民的电话。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修枝,什么时候病害要流行,什么时候异常天气要来……他总能及时而又准确地提醒农民。

        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技术比较慢;农民的家底不厚,不敢冒险,常常一遇到挫折就放弃。赵亚夫说,与农民打交道,没有耐心不行。有时候,你要冲到前面,带着他们跑;有时候你又要并肩而行,搀着他们走;有时候,还要退到后面,悄悄地推上一把。

        2003年,在赵亚夫的支持下,白兔镇龙山湖村村民周先民决定搞桃园,可是整地、买苗、买材料,桃树还没栽下去,多年的积蓄已经见底了。老周有了“罢工”的念头。

        一天,老周接到了赵亚夫的电话,让他去句容宾馆一趟,老周赶到时,赵亚夫和几个陌生人已在那等他了。老周这才知道为了帮自己解决创业资金,赵亚夫在句容已奔波了几天,这次是约了句容农业部门的领导和信用社的负责人对老周的创业资金进行现场办公的……

        从1983年赵亚夫在句容白兔镇推广草莓开始,他一直坚持用这种“全程服务”的方式服务农民。技术有问题,他管;资金有困难,他管;市场销售遇到了坎,他也积极地想办法。技术转化成成果,品种形成了产业,他还会与农民一起走好下面的路。农民们笑言:赵亚夫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他的“售后服务”是终身的。

        两年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中 ,中央为新农民定出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概念,但早在23年前,赵亚夫已经开始探索“新农民”的培育之道了!

        既单纯又保守,既忠诚又善变,既固执又盲从;虽能仗义却不懂团结,虽渴望财富却小富即安,虽心怀憨厚却缺乏诚信。将这样双重性格的旧式农民,改造成既灵活又开放、既心胸宽广又诚信团结的现代农民,这将是怎样一个浩大工程?

        在从事农业的40多年间,赵亚夫写下了数百万的文字,但真正的论文却没有几篇,他把大部分精力用于编写农民看得懂、听得明的科普手册或科普讲稿。

        为便于农民听课,赵亚夫60岁的时候学会了多媒体,通过图文结合,他向农民介绍什么样的颜色和气味才是沤制最好的有机肥。赵亚夫的“论文”不是写在书本上,而是写在田野上。

        赵亚夫用点对点的培训方式,培育出了王柏生等一大批“农民明星”。如今,他又在句容戴庄尝试新型的培育模式,他让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定期开展交流会,谁家的田种得好,谁就来做老师。赵亚夫还办起了“田头小报”,将最新的农业信息传递给农民。

        农民与知识分子有着文化、个性、境界的隔阂,而赵亚夫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了这个隔阂。他让自己“变成”了一名农民,不仅与农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还会说农民的语言,写农民的文字。而在成为“农民”之后,他又开始用朋友的感情、知识的魅力,悄悄地引导农民前行。

        2005年,在句容,王柏生的大棚草莓亩产已近6000斤,方继生的葡萄、杨修林的水蜜桃也已远近闻名。刚刚成长起来的“农民明星”们出现了浮躁心理。甚至,有人认为自己种的鲜果,无论品质还是产量,都“到顶”了。

        此时,赵亚夫则在为句容农民谋求一次赴日考察的机会。当年8月,赵亚夫带着由纪荣喜、方继生、杨修林、张德敏、王柏生组成的农民考察团来到了日本。

        5位农民的震撼很大。当王柏生还在为大棚草莓亩产近6000斤而高兴时,日本的大棚草莓早已突破了一万斤;在方继生为葡萄亩产2000斤而欢喜时,日本葡萄的产量已高出了一倍还多……

        考察归来,知道天外有天的“农民明星”们更加虚心、更加上进了。一年后,王柏生的大棚草莓在保证品质的同时,亩产又提高了1000斤;杨修林和方继生等人的水蜜桃和葡萄产量也大幅提升,水果品质更加稳定。

        与赵亚夫接触的农民们都有这样一个感觉:接触时觉得赵主任很平凡,平凡得可以与农民吃一样的饭菜,遇到雨天与农民一样穿上雨鞋就往地里跑……可是,跟着这个“平凡的老人”走啊走,不知不觉就创造了农业奇迹。

        今年三月,句容市政府又一次把草莓实用技术培训班的地点定在了白兔镇政府三楼会议室。早上8点钟不到,赵亚夫乘坐的“64”号车就来到了镇政府。赵亚夫一下车,白兔镇副镇长严廷才便发现他的腿一瘸一拐。这是赵亚夫的老毛病,只是今天格外严重。

        严廷才一把扶过赵亚夫:“赵主任,腿痛得这么厉害,干吗不好好休息?”赵亚夫幽默地说:“跟农民可不能失约啊。”严廷才想背赵亚夫上楼,可倔强的老人坚持不肯,严廷才只得扶着他走向台阶。

        赵亚夫很吃力地爬上第一阶、第二阶,到第三阶的时候额头已经渗出了汗水,虽然严廷才已尽力搀扶,可每爬一级台阶,严廷才都能感受到老人身体的颤抖。

        屈指算来,严廷才已经爬了8年多楼梯了,可他从没有数过这台阶有多少级,可那天他用心数了,数到20多级的时候,老人已经开始大声喘息了。忍住,继续往上,“……38、39、40、41……”数到44的时候,严廷才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老人更像个胜利的孩子一样,用手迅速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挣脱了严廷才的手,一瘸一拐地走上了讲台……

        与农民怎能失约?如果从赵亚夫1961年进入镇江农科所工作算起,他与农民的“约会”已长达46年,每年他在农村的时间都在250天以上,算下来,他与农民生活的时间已超过了30年。

        如果从赵亚夫1983年引进草莓开始,他与句容农民的“约会”已长达24年,他结交的农民朋友,当以万计,培养出的“农民明星”也近百人。

        赵亚夫一直怀着无比的真诚、博大的胸怀、超人的毅力,做好与农民的每一次“约会”。很多农民都有周先民一样的心态:再苦也不能放弃,因为放弃,对不起的不是自己,而是赵主任……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费菲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