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专题新闻  >   本地专题

西津渡古街 一场怀旧的满足

发布时间:2013-07-02 09:2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西津渡,这条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老街,只因几段我所熟悉的历史故事,几首爱不释口的唐诗宋词,让我倾心向往许多年,一直幻想它必定是个阔江沃野,大城肥郭,美女如云,商贾接踵,文人雅士满街,文学气息浓厚之地,无论是谁,只要置身其地,都会意醉神迷,乐不思蜀。

图为 东方IC

   直到后来我慕名亲临西津渡,置身于西津渡老街之中的待渡亭,远眺色调灰黑、起起伏伏的院落和幽深曲折的一条条小巷,踩着光滑的石板路行走,触摸了昭关古塔刻满沧桑的方石,呼吸着掺杂着清凉江风的空气时,我才觉得,以前无数个想象的画面,都与现实相去甚远,没有多少符合现实。

   事实上,西津渡古街是一条借助弃置不用的山坡栈道刨凿修建的老街。老街背依峭壁,北望长江,屋宇飞阁重檐,青石拱门。从五十三坡拾级而上,一路西去,过超岸寺,直达金山。沿街商铺林立,民居相接,雕花小楼连绵数里。千年以来,“北府兵”在这条街上走过,李白、孟浩然、王安石走过,马可·波罗走过,赛珍珠走过,许仙与白娘子也在神话中走过……古街石板上留有深深的独轮车车轮印辙,铭载着曾经的繁华和忙碌,诉说着生活的艰辛。而在今天,这些都已成为一处处风景,带给人种种心境。

    然而,仅仅把西津渡看成是一条古街,一处风景,却又明显委屈了它。因为,它不但具备所有古街的特色,又隐含着众多古街没有的优势:坐断西南,扼守漕运,商贾云集,楼船竞渡,“江浙闽海物资,悉由此以达京师,使命客旅,络绎往来,日不暇接”,分明一座通衢南北的古渡口。而一千三百多年的人文养育,漫长的历史沉积,更形成了泱泱的古渡口文化,千百年影响滋润并警示着一代代后人。

    我到达西津渡古街那天,正好是傍晚。踏着数十级石阶沿坡而上,穿过一道雕花砖砌的券门,展现眼前的便是经历了千年历史的“西津古道”。当时西下的夕阳正斜斜地照射在西津渡古街中部凌空而立的过街石塔、也即昭关石塔上,为塔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晕。塔下的镂花香炉里升腾着袅袅青烟,和着若有若无的梵音,弥漫在过街古塔的周围,顺着西津渡古街蔓延。透过烟雾望去,深巷古屋正渐次淡入山影,隐隐掩入苍茫暮色中。

    昭关石塔位于西津渡古街核心,是古街中的最高建筑。资料记载,石塔建于元代至大年间,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由于元朝是在马背上建立的帝国,作为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面对的最大挑战已不再是锋利的矛枪,而是人心的向背。正所谓打天下不易,治理天下更难,这个难就难在人心难抚上。改用现代来说,就是统一思想不容易,而佛教的劝人为善恰恰可以起到这个作用。所以,元代皇帝个个尊佛信佛,认为有佛保佑,可万民臣服,江山永固。西津渡古街的这座由元代武宗海山皇帝所下令修建的昭关石塔,即是元代皇帝这一共有特征的具体体现。

    昭关石塔塔座以条石拼接成方形,以四礅块石垒砌的石柱顶托在街道上空。柱间形成的东西朝向门洞,顺着巷道方向可方便行人行走。石塔塔座分两层,均以“亚”字叠涩法凿成,塔座上有一个复莲座,塔身为大小不一的多级圆台垒砌的扁瓶状。再向上是亚字形塔颈,又有一个复莲花座,上面是十三天和仰莲瓣座,仰莲瓣座上有法轮,法轮背部刻有八宝饰纹,塔顶仍以瓶状结束。从建筑美学角度看,方形塔基给人以稳重坚实的力度感,圆形塔身显得和谐圆融,包容万象。而在佛教,塔即是佛,佛即是塔,佛即一切。国人自古多喜欢以形似、音似演绎希望,瓶状的塔安放在稳重坚实的石座上,自然就有了平平安安的解释。所以昭关石塔又叫做平安塔,行人商旅只要从塔下走过一次,就等于礼佛一次,佛自然也就赐予了平安于礼佛者。

    穿过石塔,紧邻的建筑是依山而建的观音洞。虽然称之为洞,实则是一栋依山而建的三层楼房。不过,楼南面的墙体,却是一面中间有着一个天然石洞的原始山崖,崖洞被古人用来供奉观音。

    观音洞始建于宋朝,清咸丰九年(1859)重新修葺。洞内迎面而立的是一尊白石观音立像。两侧另建有神殿,东侧是眼光菩萨的“普陀岩殿”,西侧为地藏王菩萨的“地藏殿”。由于观音菩萨是二月十八日生日,所以洞里供奉的观音菩萨为218尊之数。我仔细看过,218尊观音像神态各异,绝不重复,难能可贵的是,其雕塑工艺精细到连内外衣服褶纹都栩栩如生。

    让我没想到的是,218尊观音神像中,竟有一座观音是男性。过后查资料知道,观音在未进入中土之前本是男性,传入中土之后,按信徒所需演化成了女人。

    观音洞西侧的建筑是铁柱宫。铁柱宫又称铁柱行宫(因又名妙济万寿宫的铁柱宫,始发源地在江西省南昌市翠花街西。该宫始建于晋,祭祀的是净明道祖师许逊。宫左有井,与江水相消长。井中有铁柱,传为许逊所铸以镇蛟螭之害。唐咸通时赐名铁柱观。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改额景德观,政和八年,改名延真观,南宋嘉定年间,改名铁柱延真宫),故西津路古街的铁柱宫称铁柱行宫。铁柱行宫系明崇祯十年许逊寓居镇江,江西道教信徒来此兴建。相传许逊著有《灵剑子》等道教经典。又相传许逊活到136岁时,在西山得道,“举家四十余口,拔宅飞升”,包括所有家禽家畜在内。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便出典于此记载。

    观音洞对面是古京口救生会遗址。该建筑布局由沿街两层小楼与山崖边的会议厅围合,构成一个不大的合院。京口救生会成立于康熙四十二年,由镇江士绅蒋元鼎等15人共同捐资发起。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水上人命救助机构,早于英国皇家救生艇协会100余年。

    如今的救生会院内陈列着一只复制的救生红船,扁长的船身装有5对船桨,借多人之力同时划行以提高速度。船头放置一面铜锣,据说红船起锚时铜锣敲响,以便江面船只远远听到,从而让路避行。

   当年救生员的救生衣也颇为科学,麻质细丝,下水后不像棉布那样吸水和有阻力,便于救生员轻便灵活地救人。

   救生会建筑始建于宋代,保存很是完好,现在又修复了原有的廊、亭,使得这座古建筑愈放异彩,焕然一新。

   距石塔不远的另一去处是西津古渡口及待渡亭,待渡亭设有坐位,是古人迎来送往小憩和避雨场所。待渡亭内竖立汉白玉石刻一块,上面有着写实意味浓厚的题词:波浪盈盈,樯楫帆船;和风微煦,杨柳依依;人来人往,扶老携幼;念难惜别,恭奉胜迎。

   不知不觉,大致走完了西津渡古街。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竟是一道道拱门对于全街空间的间断分隔,此举既增加了西津渡古街的空间变化,而多道拱门门额上的题字,又有意无意突出了古街的文化主旨,增添了古街的文化趣味。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记得少年时在《唐诗三百首》里读到张祜这首《题金陵渡》时,满心为张祜的心境纠结:暗夜孤身,满怀愁绪,无处诉说,苦闷怎生得以排遣?如今,我站在西津渡口,再想一千年前张祜,却有了新的想法——

   诗人歇宿在金陵津渡口的小山楼里,虽然远离家乡,心头难免泛起点点乡愁,深夜不眠,推窗远望,看到落潮的夜江浸入银色的月辉,茫茫江面闪烁几点星火,瓜洲的渔民仍在正常生活劳作,看彼思己,心情顿时变得宁静和好。因为,历练过众多世事的他,已经变得十分淡定超脱,能放得下一切身外之物,只要社会安定,百姓安宁,就已足够。

   当年的小山楼不复存在,其位置也茫然无考,眼前的小山楼为两层建筑,位于象山半腰,紧贴陡壁悬崖,两侧各有亭廓相接,朴素简洁,其风格与沿街建筑一脉相承。登楼北可见长江,西可眺金山,整个西津渡古街尽收眼底。亭廓中排列着很多历代吟诵赞美西津渡的诗词碑刻,颇有值得吟诵的佳篇锦句。

   与西津渡同样有着诗文联系的,还有宋代的王安石。

   宋熙宁元年的春天,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舟至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俱往矣,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如今的西津渡古街,两侧是一幢幢风格迥异的古代店铺,其错落有致的格局,变化多端的门面,五彩斑斓如“五十三坡”、“小楼江揽”、“昭关石塔”、“古寺晨钟”、“古亭待渡”、“拱廊通幽”、“西津驿站”、“古巷灯火”等匾额和招牌,像极一篇篇纪实散文的标题,标题后面记录着唐诗的浪漫与写意,宋词的婉转和哀凉,元曲的豪放以及悲情晚清的没落与衰亡。

   史料记载,西津渡在三国时因旁边有座像蒜头一样的小山,即蒜山,借名得名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西津渡原本紧临滚滚长江,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当年的西津古渡如今已经距长江江岸300多米。

   从三国时期开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长江渡口。镇江自唐代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西津渡则是当时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自三国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清末以后,由于河势的变迁,国势的衰败,西津渡不仅退出了津渡功能,繁华的街市也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正所谓因祸得福,其活化石般的风貌却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在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兴衰之后,西津渡古街已经逐步形成繁华的津渡经济和独特的津渡文化,同时也催生出西津渡商业文化街市。

   西津渡古街的文化内涵在于它的津渡文化、宗教文化和民居文化。古街上由东向西的四道券门石额上的题刻,就是明白无误的提示。题刻分别为:“同登觉路”、“共渡慈航”、“飞阁流丹”、“层峦耸翠”,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原汁原味的历史风情和风貌。

   西津渡古街的建筑基本都是清代的江南民居特色,青砖黛瓦高墙,门楣上均有字刻,如长安里、吉瑞里等,大门里层层深院,进进房屋,相互通连,又自成一体。临街建筑多为二层小楼,雕花栏杆,传统花格窗棂,遍漆朱红。因地势依山缘江,房屋高低错落,层次感鲜明。

   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夜色下的西津渡古街,宛如一道无风的河水,平静得让人听得见自己的呼吸。临街居民,家家敞开门窗,让灯光照射在石板上,然后搬出小桌凳椅,或全家在屋外吃饭,或躺在竹椅上听扬州评话,闭目养神,安详自在的让人嫉妒。

   在这里,我不能不提到那个让很多人难以忘怀的“一眼看千年”。

   所谓的“一眼看千年”位于券门“层峦耸翠”与“流阁飞丹”之间,换个角度说就是街边玻璃罩着一个考古大坑,坑内挖成五个台阶,分别是历代西津古街的路面:现代路面下的第一层是“清代路面”,以下依次是“明代路面”、“宋元时期路面”、“唐代路面”,最底层是唐代之前在山体石头上凿出路面的“原始栈道”。唐代以前和唐代的路面是土路,唐代以前的土层要比唐代的疏松;元代的路面材质比唐代土路面更显结实,据说是三合土加石灰,有很好的凝固作用;明代的路面是规格一致灰砖,估计是专为铺设道路而制;清代的路面是由凿平的不规则石块铺设,看那石块厚度可知这石路的承重一定很大,因为路面车轮凹痕明显。

   看着区别鲜明的五层路面,回想着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我似乎在岁月的流逝、朝代的更叠中,看到匆匆来往的行人、满载货物的商队;看到滚滚长江浩浩东去、千船竞发满江白帆。我更看见,历史的车轮,不断变换着轮迹,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前……

   午后,孤寂的我行走在西津古街的小巷里。略斜的阳光越过高高的马头墙,泼满西津渡古街、也泼洒在我的身上。脚下的石板路,历经千年的步履践踏、车轮碾压,表面已经光滑得可以照出人影,在阳光照耀下折射出特有的暗暗橘黄。

   细想这条不长的西津渡古街,不过以几道券门分隔,门里门外的建筑就恍若隔世:门外大道通衢,两边或中或西或中西混体的建筑高大、宏伟、瑰丽;门内却小径蜿蜒,所有中式阁楼、亭台、塔庙,都显得那么小巧古朴,弥漫着浓浓的传统古典幽香。


 

来源: 作者:潘文大  责任编辑:xjz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