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专题新闻  >   热点专题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系列解读之三

发布时间:2013-06-19 18:4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站在同一起跑线决胜“又好又快”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系列解读之三

        同处苏南地区,镇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较之其他四市,一直不占优势。《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下称《规划》)出台后,苏南五市开始面对同一张发展蓝图,镇江的机遇如何?挑战又在哪里?在与兄弟城市同一平台上的同场竞技中,镇江的优势和劣势各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对于理解《规划》、走好我市的现代化发展之路,至关重要。

        统领苏南2.8万平方公里的《规划》,究竟会给镇江带来怎样的机遇?市委研究室副主任许志民认为,就机遇而言,《规划》带给镇江最大的发展“兴奋点”,是镇江和苏南其他城市,由此走上了同一条起跑线。但是,崭新的现代化跑道上,如何一着不让地跑得“又好又快”,同样也是挑战。

        在“三步走”的整体战略背景下,《规划》瞄准现代化,对“第三步走”作出探索并提供示范。目标、路径甚至方向,都是前所未有;站在新起点上的苏南五市,某种程度上皆属重新出发。这让此前一直处在追赶位置的镇江,有了和其他城市同时起跑的机会。许志民说,在这段新征程上,镇江也获得又好又快发展、展示“镇江能行”的新机遇。

        同时,“苏南现代化既看苏州,也看镇江”。市发改委主任朱云峰用“走方阵”来比喻苏南五市的同步现代化:镇江是“压阵者”,只有镇江实现现代化,整个“方阵”才真正走进了现代化。这使得镇江面临的挑战和压力,相对其他城市更大。

        那么现代化征途上的镇江,与兄弟城市同场竞技优劣势如何?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钱志俊分析,与苏锡常及南京相比,镇江的经济总量、基础实力处于劣势。《规划》制定了统一的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对照指标,我市在人均GDP、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城市化率等方面,如期达标并不容易。

        不过相对其他四市,镇江也有优势。譬如人才优势、生态优势,其中生态优势衍生出的城市宜居性,又能放大镇江的人才集聚效应。钱志俊分析,立足自身特点,镇江的现代化建设应该“小中见优,小中见特,小中见强”。

        许志民表示,对于镇江的优劣势更应辩证分析,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镇江的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相对较重。但是这一劣势,在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转型升级中,也可演变成“船小好掉头”的优点。“相对苏锡常一些工业经济发达的县市,我市在重工业外迁、产业转型上压力反而较小。”

        生态环境是镇江在新一轮发展中最大的优势。真山真水、区域面积最小,这些特点有助于镇江在城乡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天然优势”。但许志民认为,从另一个角度看,面积小、生态优的镇江,环境的容量也最小。这种“优劣互现”的环境特征,倒逼镇江必须根据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的建设要求,放大环境优势,寻求环境友好的发展路径。

        辩证的“优劣势”也向镇江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许志民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苏南五市,建设现代化比拼的其实是又好又快发展。我市如何“又好又快”?关键是发扬自身优势,转化既有劣势,“产业强市、生态立市、人才兴市”,走出既符合现代化要求、又符合自身特点的镇江特色之路。

        许志民进一步阐释镇江“扬长避短”的发展思路。他表示,针对产业相对较重的现状,我市应突出“双高”导向,即把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方向,抢占现代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面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的达标难题,镇江应该利用科技、港口等优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在“生态立市”方面,许志民认为镇江既要珍惜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又要正视环境容量小、节能减排压力大的劣势。既做减法,加强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交通源污染控制;也要做加法,加强生态林网、绿地等立体绿化的建设;同时做亮点、树品牌,高标准建设镇江生态新城。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费菲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