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幼儿园小学新生,尽快喜欢新生活

发布时间:2012-09-17 15:12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学两周了,幼儿园和小学的新生们有没有适应崭新的校园生活?昨日,记者分别赴市区部分幼儿园进行了现场探访。

  幼儿园

  还有零星“哇哇声”

  在市区京河路幼儿园,早上8点过后,就陆陆续续有家长把孩子们送到园里来了。记者在现场看到,牵着爸爸妈妈或者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手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多数都是身背漂亮小书包,蹦蹦跳跳地走着,一脸的轻松与快乐,远远地看见熟悉的同学时,会兴奋地大声喊他的名字。进到自己的“教室”后,小书包一放,就迫不及待地奔入同学之中,兴高采烈地玩起玩具,甚至连跟送自己来幼儿园的家人道别时都有些心不在焉。不过,也有个别到了幼儿园后仍赖在家人身上不肯下来的,即使老师帮忙把他从家长怀抱里接过来,他仍紧紧地拽着家长的衣服死活不肯松手。家长强行将他交给老师转身离开后,他就在老师怀里“哇哇”大哭找妈妈。

  该园副园长梁彦告诉记者,现在跟开学前几天新生到园适应环境时相比,现在孩子们的哭闹已经好得多了,那个时候才真的是“哇声一片”。据她介绍,一般情况下,孩子到了两三岁的时候,就渴望集体生活,喜欢跟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了。到现在仍然不适应幼儿园生活,每天送来时还会哭闹一阵的基本上都是家人比较娇惯、比较溺爱的孩子,对家人比较依恋。不过,随着他对幼儿园环境及老师、小伙伴的逐步熟悉,很快就会适应的,最多到国庆节前就不会再有“哇声”了。

  小学

  多数孩子“累并快活着”

  与幼儿园相比,小学的要求显然要严格得多。在市中山路小学,学校规定学生必须7:50前到校,在此之后到校的极少,而且必须说明原因并接受相应“惩罚”。

  拥有20余年丰富教学经验的小学高级教师、一(7)班班主任武剑青老师告诉记者,与幼儿园相比,小学的要求要高得多、规矩要多得多,主要目的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教会孩子正确整理自己的书包、管理好自己的文具为例,她就花了3天时间。她说,初来乍到时,孩子们根本不知道怎样整理书包,以为只要把书籍文具塞进包里就行。其实不然,即使是最简单的书籍存放其实也有讲究。为此,她连续3天都让孩子们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倒出来,然后学着老师的样子一样一样分门别类存放。现在,孩子们的书包每天都是整整齐齐的,过去满地都是孩子们不小心弄丢的铅笔、橡皮,需要用一个专门的箱子来盛放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整整一个星期,她只在教室里捡到过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她笑称:“虽然花了3天时间,但绝对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过,由于孩子们所处家庭环境不同,其个性及行为习惯也千差万别,要一一纠正,让他们全部走上正轨,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不少孩子在家自由惯了,个性张扬,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家长缺少最起码的尊重与敬畏,站姿、坐姿没样子,不懂得静下心来倾听,等等,这些还有待于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慢慢地纠正,最终把孩子培养成知书识礼、勤奋好学的高素质人才。

  对于老师们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处心积虑付出的这些辛勤劳动,孩子们非常受用,可谓是“累并快活着”。开学第一天,当叮叮小朋友放学回家时,爸爸关切地问他:“今天感受怎么样?”他笑着说:“累死了,一整天都坐着不许动。不过,学校的饭菜特别好吃,比家里的都好。”两周过后,当爸爸问他,喜欢幼儿园的生活还是现在的生活时,他想都没想就大声说:“现在。”

  老师

  孩子不适应多与家长有关

  “现在的孩子都非常聪明,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非常强,家长们不必担心。只是,有的家长在认识上有误区,有的甚至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孩子自己学习成长的机会。”武剑青老师表示,孩子入学后不适应的状况,大多数与家长有关。比如说,整理书包这样的事,家长们往往嫌孩子动作慢,经常是包办代替,不仅孩子得不到相应的学习锻炼,甚至将来还有可能形成依赖。再比如说,许多家长尤其是年纪大的老人都认为,顽皮的孩子聪明。殊不知,孩子的“皮”从本质上来说是有区别的,无目的也无益的“瞎皮”,就算“皮”一辈子也“皮”不出什么名堂来,相反,他在瞎皮的时候还失去了许多学习的机会,不仅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将来的发展也恐怕不会有什么出息。

  对此,梁彦老师也表示了同样的看法。尤其是那些适应能力差的孩子,其实大多数都与家长的焦虑有关。比如,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后,不是立即离开,而是躲在附近偷窥,看孩子有没有哭,哭了以后老师有没有及时安慰,甚至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被别的孩子“欺侮”等等,一旦被孩子看到很容易延续其不良情绪。另外,孩子回家后,老是问他“我走后,你有没有哭啊?”“你哭的时候老师有没有来抱抱你啊?”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意间又勾起了孩子不开心甚至感觉痛苦的事,这样做看起来是关心,其实是有害无益。正确的办法是多提孩子在幼儿园开心的事,强化其快乐情绪,或者跟孩子一起上网去看他在园的照片等,在照片中找他自己或者老师、同学等,培养其成就感、归属感等,消除其面对陌生环境、陌生人群的紧张与恐惧,尽快喜欢上新的生活。(记者 姜木金)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xjz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