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走进家乡醋文化

发布时间:2012-05-03 15:0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家乡醋文化

镇江市桃花坞小学六(2)班 谢语卓

上周五,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春游,参观镇江醋文化博物馆。

我们坐在大巴车上,同学们有的听着歌,有的观赏窗外的美景,还有的和其他同学聊天。大约经过30分钟,我们终于到了醋文化博物馆。一进门就看到了老浮雕。老浮雕分左右两组,融入了恒顺的特殊行业背景和深厚企业文化,特别是一群健硕的人蹴鞠着形成了“球”形,寓意了恒顺在食醋领域永之不息的追求和探索,努力成为食醋酿造业的王者。

进入了博物馆,我看到了许多的名人,导游都给我们介绍了这些名人和他们的事迹。其中一个叫贾思勰的人,因为当时战乱,所以他致力于农业研究。他的书中记载了醋的制作方法。继续向里走,我看见了中国许多有名的醋:台湾的工研醋、浙江的玫瑰米醋、福建的红曲米醋……然后,导游把我们引进了一条长廊,那里全是镇江的名菜、三怪和民俗,图文并茂,把一个个特产介绍得非常具体,看得我垂涎三尺。

接着我们进入醋厂。这是个老作坊。一进入,我就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酸味和酒酿味。经过介绍我明白了醋其实是酒精进一步氧化。传说醋最早是由杜康的儿子发明的。由于一次酿酒发酵过头,打开缸时,酒液已经变酸,但香味扑鼻,于是把“廿一日”加“酉”字,给这种酸水叫“醋”。

参观了醋文化博物馆,我对家乡的醋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去参观,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我们镇江的醋。

(指导老师 谭清)

走进家乡醋文化

桃花坞小学六(2)班 于晓雪

说起镇江的“三怪”,大家一定都很了解吧,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三怪”之一香醋,最近学校组织我们去镇江醋文化博物馆春游。

大约坐了半个多小时的车,我们来到了醋文化博物馆。站在博物馆前,我第一眼便看见牌子上金光闪闪的大字:醋文化博物馆。我们排队依次进入博物馆,刚一进门一股浓浓的醋味便扑鼻而来,那味道酸酸的。我们随着讲解员姐姐往里走,我一边看看墙上的介绍,一边细细地听着讲解员姐姐的解说。我明白了醋是经过固体分层发酵及酿酒、制醅、淋醋三大过程,总共有40多道工序。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道:“哇!做醋好复杂呀!”

突然,我看见了一个铜色的雕像。那是一位老爷爷,他手里拿着工具正在酿醋。在他的身旁有一个用来盛醋的罐子,又有点像我们见过的那种酒缸。再看看老人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着自己酿出的醋,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走着走着,迎面扑来一丝酸味。呀!好酸。这跟刚进博物馆时的酸味截然不同,在酸的同时,甚至有点刺鼻,我赶紧捂住鼻子。仔细一看,原来到了酿醋的作坊里,这里很暗,同学们走得更加小心了。作坊空间很大,地面上排了3排大大的缸,缸里有米和麦麸。四周有各种酿醋的工具。忽然,一位同学叫了起来:“看!那是真的还是假的?”随着他的叫声,大家纷纷望过去。只见一个穿着长袍的“男人”正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过了好半天,他都没有动,我这才知道那是个蜡像。不过那可做得真像啊!他大概就是这间作坊的“主人”吧。

最后,大家又参观了陈列馆,看到了来自10多个国家的数百个醋产品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博物馆。

这次春游,我受益匪浅。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到这里参观。

(指导老师 谭清)

“摆不坏”的香醋

桃花坞小学六(2)班 顾睿璇

在镇江,醋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的酒演变成现在的醋,醋在逐年发展,走进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家庭。

这次春游,我们来到了醋文化博物馆馆参观。这使我对家乡特产--醋的了解又加深了许多。

我们首先参观了醋史馆。醋史馆的建筑古色古香。走进去,一股淡淡的醋香扑鼻而来。我们大家专心致志的看着展牌,通过它们,我了解了,醋原来从酒变成酉,再变成酰,然后变成酢,最后才变成醋的。继续向前,我们来到了醋厂建筑模型旁,看见比例尺,个个兴奋不已。生活处处都有数学呢!

拾阶而上,我们来到了醋的加工厂。一股股浓浓的醋味窜进我们的鼻子中。这醋味使许多同学一下子不太适应,有的捏住鼻子,有的屏住呼吸……而我,则觉得这更像酒酿的味道。这里整齐的摆放着许多大缸,里面全部都是制作醋的材料,这些材料中,有的是我们熟悉的,有的我们则叫不出名。在这些材料的一边,是造醋必备的工具,让我们大开眼界。我望着这些材料,不禁感慨万千:勤劳聪明的人们发明了醋,并不断研究有了发展,醋的历史多么悠久。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观赏着,就这样来到了陈列馆。

陈列馆里摆放着各种包装的醋,我们看得目不暇接,讲解员阿姨依然替我们做着详细的解说,听了阿姨的话我们对醋的了解已经不仅仅是“香醋摆不坏”了。

这次春游,我们对醋的了解增加了,对我们的家乡镇江的了解又加深了。

(指导老师 谭清)

走进家乡醋文化

桃花坞小学六(2)班 董菁媛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走进家乡醋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全体师生在镇江“醋文化”博物馆,了解了镇江“醋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内涵,亲历了“镇江香醋”的手工传统工艺,学习了恒顺几代传人的创业故事,及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拓展了自己对家乡“醋文化”的知识,增强了对家乡热爱的情感。

醋文化博物馆被分为四个区,同学们首先来到醋史区,了解了醋的发展,感受到醋文化的悠悠历史,深厚底蕴。接着,来到了第二个区--老作坊,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原来一瓶醋的产生要经过这么多的程序,少了哪一道程序或任何一道程序出错,都酿不出“醇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的味道。闻着浓浓的醋香同学们走出老作坊,穿过酉亭和昔亭,来到了陈列区。在陈列区,同学们看到了琳琅满目的醋产品,感受着从1840年创立到现在,醋商标的变化,醋包装的革新所展示的醋文化的发展。最后,来到了体验区,体验醋的妙用,体验醋的功效,品尝美味。走出博物馆,同学们的讨论依然热烈,有的要把自己参观的知识写下来,有的迫不及待的品尝醋饮料,有的表示长大后要把镇江的香醋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这次实践活动很有意义,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知识视野,更深入地了解了镇江醋文化的悠久历史,品味了“镇江香醋”的传统工艺。作为镇江人的我们,怎能不骄傲,怎能不激动呢?

(指导老师 谭清)

走近家乡醋文化

桃花坞小学六(2)班 段佳南

“镇江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这句俗语在镇江可是家喻户晓,镇江香醋远近闻名,作为镇江人,我也倍感自豪。上周,我和同学们来到了镇江醋文化博物馆,了解醋文化。

来到大门口,大家看着眼前这座精美有致的江南小园,仿佛闻到了醋的味道。门前一口口大缸整齐地罗列着,很有气势。“真不愧是醋文化馆”我小声地感叹道。

进入院内, “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这几个大字首先映入我的眼帘。走进博物馆,那雪白的墙壁上一幅幅图片介绍了许多关于醋的知识。讲解员讲得绘声绘色,大家听得入神,全然被悠久的醋史给吸引了。通过了解,我知道了:相传香醋是杜康发明的,这还是因为一次偶然的事件。有一天杜康想废物利用,就往放酒糟的缸里掺了点水,21天过后,缸内飘出香味,一尝酒糟汁,又甜又酸,竟是好味,所以就有了醋。而“醋”字在周朝以前称“醯”,汉代称作“酢”,也叫苦酒,从宋朝以后人们将“酢”演变为“醋”字。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如今醋的发展与中华的文明史是同步前进的。

走进老作坊,一股醋酸味扑鼻而来,一口口缸里满是醋醅。我们有秩序地走上了木梯,在窗外看着小木屋里的一个个假人坐在桌前,有的正手拿书本正在钻研,有的正在拿着酒壶在品味,真是栩栩如生。我走进木屋,发现这里全是酒,闻了一闻,仿佛都要醉了。大家小心翼翼地下了楼,暗暗的老作坊里有一个排风处,从那里透出了一道道光,仿佛把我们带进过去的时光……

快出门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柜台,一盒盒镇江香醋装在精美的包装盒里。我仿佛闻到了它们那诱人的香味。随着人流,我走出了老作坊,深吸一口气,感到天空仿佛变得更蓝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通过这次春游,我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了解了更多关于醋的文化。我以后一定会再去参观“醋文化博物馆”,去更仔细地了解镇江醋史,了解镇江文化。

(指导老师 谭清)

恒顺醋博物馆半日游

桃花坞小学六(2)班 唐文媛

清明节前夕,学校组织大家一起去春游,然而这次去的地方有些奇怪,是去“醋博物馆”。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时很吃惊:醋还有博物馆吗?

一路上和同学们说说笑笑,权然没注意到博物馆已经近在眼。和伙伴一样,我下了车后便瞪大双眼四处张望着,到处打探着,还不时举起相机拍一两张照。

听了讲解员的介绍后知道了我们镇江的香醋历史悠久,香飘万里。当我们走进一个古老的造醋的大房子时,不由得惊呆了。这房子是木头搭成的,十分宽敞。地面上放满了各种大缸,缸里装满了粽色和白色的粉;空中飘满了醋那又香又酸似米酒般甜甜的味道。顿时,周围响起了一片“哼哧、哼哧”吸鼻子的声音,有的同学惋惜地说:“我要是能喝到醋就好了!”有的同学抱怨道:“怎么越闻越饿呀?”说着又猛吸了一下鼻子,像是要把香味全吸进肚子里才甘心。

接着,我们到了另一间展厅时,顿时饥饿变成了惊叹和赞美。这里有两个大架子,每个架子有都五六层,几米宽。架子上陈列着满满当当的用瓶子装好的醋,一层又一层,各种包装的醋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不时发出一声声赞叹,感叹我们家乡的醋文化。

参观结束后,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是的,在我们镇江的确有一个关于醋的博物馆,而且这个博物馆令我们大开眼界。”

(指导老师 谭清)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xjz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