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频道:每周一讲 | 七彩活动 | 习作天地 | 增华阁 | 采风图集 | 园丁心语 | 心灵热线 | 活动通知
您现在的位置: 小记者  >   编辑推荐
站内搜索:


中国约七成孩子不懂礼仪 礼仪教育成家长难题

发布时间:2012-05-03  来源:
中国约七成孩子不懂礼仪
礼仪教育成家长难题

  赛场上,中国学生因为没有给外国小朋友准备礼物,尴尬之下只能以人民币回赠;饭桌旁,中国孩子热闹讨论,谈笑风生,外国孩子却在安静就餐……这是发生在英国坎特伯雷举行的2012 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场景。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从西周视礼为“国之大柄”到现代的“五讲四美”,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但如何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却是很多家长的难题。

  约七成家长

  认为孩子不懂礼

  李女士应邀带着女儿赴宴,行前怕女儿不知礼节而使场面尴尬,便特意叮嘱了一番。没想到,女儿一到现场就把之前的约法三章抛诸脑后了,菜刚上桌,女儿就急不可耐地伸出了筷子挑出自己愿吃的菜,放在跟前,旁若无人地吃起来。大家饭没吃完,已经饱腹的她便大声喊道:“我吃饱了,想回家。”这让李女士“无地自容”。

  有调查显示,“礼貌有加、举止文明”已成为不少年轻父母对孩子最重要的期望,甚至已超过以前父母最看重的“恒心和毅力”“勤俭持家”等品质。

  家长做表率

  好过苦口婆心

  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家长表示,自己特别注意孩子的礼仪教育,但也有11%的家长觉得,顺其自然即可,没必要教育。其中,有接近七成的家长会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35%的家长则表示,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也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调查中,大部分家长都表示,自己会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用,只有不到两成的家长表示,自己会在特定的场合才会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行为。

  教育学博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小脚印中心曹云昌主任认为,日常交往是培养孩子礼仪的绝好机会。生活中的你来我往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人来访,或到别人家做客时,家长就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节假日是人们交往的密集期,也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期。

  德国柏林弗莱蒙小学校长凯梅尔博士指出,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关键。比如让孩子帮助做什么事时总是对孩子说:“请你帮我……好吗”,“请你……好吗”,而不会说一些生硬的句子,或者强硬地命令孩子去做事。孩子做完了某件事,母亲总会说声“谢谢”。不管遇到什么事情,父母总会和孩子商量一下。例如,父子一块看电视时,如果父亲想换一个电视节目,总是先对孩子说:“杰克,我们换个频道看好吗?”

  礼仪教育

  从娃娃抓起

  ● 1~2岁:基本礼仪

  一、学说“请”和“谢谢”以及问候大家: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开始学说话了,每当他要点心或玩具时,父母就可以提示他说这些礼貌用语。

  二、学会分享:引导孩子领会“分享”的涵义。可以给他两件相似的玩具,然后从他手中拿去一件,交给别的小朋友。如果只有一件玩具,难以摆平,应该对他说:“现在轮到别的小朋友玩了,等他玩好了你再玩。我们先做另一个游戏。”

  

  ● 3~5岁:创造社交情景

  一、教会孩子如何拒绝不喜欢的食物。较好的做法是:故意给他一种他不爱吃的东西,引导他正确说出:“不,谢谢。”让他明白吵闹和做鬼脸是不礼貌的行为。提醒孩子享受美食后要感谢做饭的人。许多孩子不喜欢长时间安静地坐着,不妨让他们在得到家长同意后中途离开。

  二、学会感谢。如果你的孩子当着送礼人的面拆开礼盒,提醒他说谢谢。如果礼物不是当面给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挑一张美丽的卡片——学龄前儿童还不会写字,可以引导他在卡片上画画并签上名字。

  

  ● 6岁:最后的学前礼仪课

  一、教孩子做一个好主人。先让他说出在别人家做客时感到快乐的事:比如说小朋友让他一起玩玩具、给他喝饮料等;然后让他用同样的方式招待客人。当孩子出门做客时,应该提醒他穿戴整洁,做个好客人,遵守别人家的规矩。

  二、电话礼仪。教孩子打电话很容易,多数孩子喜欢玩这个“成人玩具”。当他接电话时,可以先教他说“你好”。如果电话不是找他的,提示他问一句:“请问找谁?”当孩子要拨号打电话时,替他念号码,并提醒他先作自我介绍:“我是某某”。

(作者:         责任编辑:xjz
 

金山论坛】 【返回频道首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