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频道:每周一讲 | 七彩活动 | 习作天地 | 增华阁 | 采风图集 | 园丁心语 | 心灵热线 | 活动通知
您现在的位置: 小记者  >   增华阁
站内搜索:


这样两种人 郭思婕

发布时间:2011-06-16  来源:

  有这样两种人 郭思婕市实验小学六(2)班 郭思婕

  世上也许有这样两种人:一种专为别人着想,甚至甘愿牺牲自己;另一种只为自己着想,宁愿伤害别人。

  这就是《蜘蛛与蚕》这篇寓言的含义,我读了很有感触。

  我看人在社会上,既不能像蚕,也不能像蜘蛛。蚕难道真的很傻吗?不,它只是太善良了,所以才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而蜘蛛呢,它难道真的很残忍吗?恐怕也不是,它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所以,看起来它们都有自己的道理。

  就像在森林中,所有的动物都要适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你不是强者,就要被别的动物吃掉。蜘蛛也一样,如果它不吃虫子,自己可能也要死了。蚕和蜘蛛,不能说谁好谁坏。他们一个为别人着想,一个为自己着想,难道有错吗?

  人踏上社会,既不能像蚕一样,牺牲自己;也不能像蜘蛛一样,伤害别人。我们既要学习蚕,也要学习蜘蛛,既要为他人着想,也要为自己着想,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编者评语:本文的立论与众不同,作者认为既不能损人利己,也不能完全为别人,由此他认为蚕似乎确实有点傻,而蜘蛛则情有可原,因为它如果不吃小虫子,便不能生存了。这种观点似乎有一定的道理,而且作者的论证也自有其逻辑性。但问题在于,寓言作者的立意,是从社会道德的范畴来对比损人利己与大公无私这两种不同的境界,并不是说为他人服务就完全不考虑自己正当的需要。蚕不也是要吃桑叶的吗?所谓“大公无私”,并不是完全否认存在着正当的私利,而是说在必要的时候,为了“大公”可以牺牲自己的私利,甚至生命。如果把问题从社会学的层面转移到生物学的层面上来谈,那实际上就取消了其中的道德内涵,因为无论是蚕吃桑叶,还是蜘蛛吃虫,乃至老虎吃人,都是为了生存,谈不上什么是非与道德的。如果这样来理解寓言,那它就失去了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也不必写什么读后感了。

(作者:         责任编辑:张驰川
 

金山论坛】 【返回频道首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