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频道:每周一讲 | 七彩活动 | 习作天地 | 增华阁 | 采风图集 | 园丁心语 | 心灵热线 | 活动通知
您现在的位置: 小记者  >   每周一讲
站内搜索:


激活作文灵感之思考

发布时间:2009-04-15  来源:

 

 灵感,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给它下一定义,就是指在创作过程中,突然间文思特别畅达,感情特别激越,形象渐趋明朗,语言运用格外得心应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敏锐的创作心境。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灵感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入生活找源头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的作文离不开生活,要设法让学生寻找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断地倾泻出真实的文思之水来。”因此,教师必须多花点心思,让学生凿开这一眼清泉。

 1.活动激趣,激发灵感

 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为满足他们的这种内在需求。每学期,教师都应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举行参观、游览、访问、比赛等有益身心的课内外活动,引导学生到形形色色的生活中,去把握生活的亮点,诱发他们的写作动机,以活动的直接感受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

 2.以景激情,培养灵感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作文的灵感,就要像把鸟儿放归森林,鱼儿放归海洋一样,把学生带入大自然。

 二、博览群书广积累

 写作离不开阅读。要培育学生的灵感,就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他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不仅要阅读教材,力求做到泛读中又有精读,从中领会文章的妙处,更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领悟语言,积累素材,为写作开辟希望的田野。

 1.勤作读书摘记。作家茅盾告诫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薄;无论到哪里,你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一是做好读书笔记。二是做好生活笔记。三是背诵一些名家名篇和佳作美文。背多了,积累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内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语言,写起作文来就能挥洒自如、意到笔随了。

 2.搭建阅读平台。让每个学生都在读写活动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教给读书方法。好书使人终身受益。教师应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教给学生诸如精读、略读、浏览等读书方法,使之读有方向,读有成效。

 三、培养一颗敏感的心灵

 怎样才能让学生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呢?

 1.悉心观察,敏锐捕捉。

 2.言语煽情,入情入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在《青玉案》中的这番话,道出了灵感的两大特征:既有寻寻觅觅的艰辛,又有不期而至的惊喜,显得入木三分,又耐人寻味。“厚积薄发,博观约取”“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只要我们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博览群书,广泛积累,让学生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灵感就一定能够被激发,也一定能够被培育。

  

(作者:大路中心小学 徐成华         责任编辑:李斌
 

金山论坛】 【返回频道首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