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频道:每周一讲 | 七彩活动 | 习作天地 | 增华阁 | 采风图集 | 园丁心语 | 心灵热线 | 活动通知
您现在的位置: 小记者  >   增华阁
站内搜索:


从“板板车”到“私家车”

发布时间:2009-03-31  来源:

 指导老师 徐晨

 30年来,改革开放使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给普通的中国老百姓以巨大的实惠和好处。

 就拿交通工具的变化来说吧,30年前,爷爷说老家那时只有一条三米多宽的泥土路,人们出行十分不便,“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当时全公社没有一辆机动车。供销社拉货雇请的是一位农民,他每天天刚亮就出发,赶上一辆黄牛拉的“板板车”,去区供销社拉货。短短20多里路,来回一趟,紧赶慢赶也要一整天,而且拉的货物也不多。

 1980年9月,农机站买了两辆拖拉机回来。一辆是六轮的大拖拉机,装载量为一吨;另一辆是四轮的手扶式拖拉机,装载量是半吨。发动拖拉机的时候,必须用弯曲的铁扳手使劲摇,巨大的烟囱里会冒出滚滚的浓烟,“突突突”的响声像打雷一样,老远就能听见。

 平时,拖拉机多半是为供销社或食品站拉外调毛猪,有时也为农民修房造屋拉河沙、条石、砖头,或者在粮站收公粮交征购时为农民拉粮食。很多时候,拖拉机也成了载人的客车。赶场回家的农民一旦遇见拖拉机从身边经过,不管司机愿意不愿意,就像“铁道游击队”一样去扒车,也顾不上安全了。

 一直到1982年11月,乡里才第一次有了真正的汽车。爷爷说,那是乡电影队的放映员去重庆买回来的一辆四轮的“山城”牌汽车。汽车从厂子里开来的那天,马路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的人,像过年似的。汽车一开来,人们都蜂拥而上,跟在汽车左右前后跑,汽车只好放慢速度,随着人群缓缓移动,看上去就像许多人抬着汽车在前进一样。

 到了目的地,车门一打开,人们都用敬佩羡慕的眼光注视着司机走下来,就像我们现在欢迎航天英雄归来一般。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人投资创业,由于开展业务的需要,不少人都买了车,比如奥拓、奇瑞、别克等等。

 改革开放才30年,神州大地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庆幸的是,我们赶上了这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作者:中山路小学四(3)班 潘世元         责任编辑:李斌
 

金山论坛】 【返回频道首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