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 刘丽丽
初夏的阳光,已经很灼人了。
满树的榆叶儿碧绿得像翡翠,繁茂地长满了枝头,长得密密实实。一片片叶儿沐浴在灿烂的金色阳光下,为大地投下一片绿阴。
我仰头看着,正午的阳光耀眼,刺得眼睛有些睁不开:没有了,真的一串都没有了,已落光了。远逝的岁月带走了它们。
隐约间,耳畔传来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东家妞,西家娃,采回了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时我也采过它,那时采回榆钱,不是看着它玩耍,外婆要做饭,让我去采它,榆钱饭榆钱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
是谁?谁在唱歌,是童年的我吗?为什么这声音竟似烟般一样地飘缈?
记忆中,春天的三月是被榆钱装饰的五彩斑斓的。
那时,我在乡村和外婆住在一起。院落里有一棵高大的榆钱树。每到这个季节,枝头上便挂满了一串串榆钱儿,像冬天屋檐下冻得长长的冰凌,榆钱因形状圆圆的像小铜钱而得名。白里透绿的色儿,像一块有翡翠色泽的白玉扣,晶莹剔透。总在这时,不会爬树的我便会仰着头痴痴地看,满树的榆钱白得似雪。外婆就拿出带铁镰刀的竹竿,用镰刀割下一大抱榆钱满目的枝儿来。而我则挎着竹编的小篮接割下的枝。东跑跑,西跑跑,忙得不亦乐乎。
之后,外婆和我坐在榆树下。外婆将榆钱从枝上捋下来,我就耐不住性子地拿一串吃了起来。榆钱一入口,味道苦涩,再细细咀嚼,当吃到中间的籽时,会很甜,一种淡淡纯纯的清香便萦绕于唇齿。只是当时不懂事的我只知囫囵吞枣,却没有品出那里面的滋味,听外婆说那是一种平淡生活的味道。
外婆用井水将榆钱洗个三、四回,干干净净了,和玉米面揉和在一起,放在大灶里蒸,那时我是负责加柴、拉风箱的。等蒸熟后锅里冒出香味儿,再撒上蒜泥,拌着大缸里腌的乡村大头菜,吃进肚子,暖暖地香香地,一颗平实的心里也就满心喜悦了。
可惜,因为寻常,我没有珍惜那段时光。使它如浮光掠影般走过,逝去而不复返。至今想起,榆树下那快乐宁静的场面像一部老电影,时光的尘埃在空气中飞舞,晕黄的背景似云似烟。
隔着几年时光,我却依稀记得那温暖的春风轻轻掠过发梢的感觉,还有榆钱那独特的味道。
人们与往事,在经历时总是冷冷而潦草地错过,只有在许多日子都过去后,才恍然醒悟:那时的我是多么幸福呀。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年长的人都会患上一种不治之症——怀旧。似乎在醉意朦胧的岁月里,连尘、风、痛都是往日的好。
“东家娃、西家娃,你们没有尝过它,虽说它不再当饭菜,味道却还是很不差,榆钱饭榆钱饭,尝一口永远忘不掉它”
从这首童年已经模糊的童谣,我才知道我的童年已匆匆地溜走,采榆钱的往事却一直萦绕在心头。
我仿佛看见,飞落满地的榆钱从地上如时光穿越一样又回到了树上,再次地挂满枝头。我终于明白正在歌唱的不再是我,而是我的往事,它在唱,唱着永远回不去的岁月。
[镇江市红旗小学蔡 炜老师评语]:榆叶间似云似烟的歌声,榆钱饭暖暖香香的味道,晕染出幸福的童年时光。怀旧真好,一切寻常的日子,都变得五彩斑斓。很难得的是,小作者并不一味沉溺在幻想中,“飞落满地的榆钱从地上如时光穿越一样又回到了树上,再次地挂满枝头。”她清醒地告诉读者:“人们与往事,在经历时总是冷冷而潦草地错过,只有在许多日子都过去后,才恍然醒悟:那时的我是多么幸福呀。”
谢谢孙瑞,用优美的文字呈献给我们生活的启迪。
[镇江实验学校老师 刘丽丽老师评语]:
榆钱饭多么熟悉的味道,然而对今天的孩子来说应是陌生的,可小作者却能捕捉到往日生活的气息,将其融入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中,实在难能可贵,令人敬佩,同时让读者感受到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也不得不珍惜起现在的时光来,意味深长。
文章的写作注重描写,细腻的描绘与略带哀伤的情感相融合,达到了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