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频道:每周一讲 | 七彩活动 | 习作天地 | 增华阁 | 采风图集 | 园丁心语 | 心灵热线 | 活动通知
您现在的位置: 小记者  >   佳作欣赏
站内搜索:


读《书端州郡斋壁》

发布时间:2008-09-16  来源:京江晚报



  说起清官,人们马上就会想起包拯。他为官清正廉洁,是百姓心中的“青天”。这首《书端州郡斋壁》,作为包拯唯一流传下来的诗,就更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这首诗是包拯在端州任郡守时,写在府第墙上的。我刚开始看到这首诗时,觉得它写的是官场上的事,没有什么诗的味道。但仔细读过以后,却感到这朴素的文字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令人对作者肃然起敬。整个这首诗,不正是包拯官德高尚的写照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包拯为官坚持一身正气,从不徇私枉法。“成栋”和“不作钩”,写出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而那些贪官污吏,在他看来就是些狐鼠之辈,所以他用这些形象的比喻来揭露其丑恶的嘴脸。

  读了这首诗,我眼前浮现出包拯一身正气的光辉形象。这首诗不但写出了包拯对官德的看法,同时也反映出老百姓的心声。在残酷的封建统治下,老百姓希望多出一些为民做主的清官,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包拯就是这样一位清官。他所在的端州以出产端砚而闻名,每年要向宫中进贡,以往的郡守都趁机额外索取以赠权贵,而包拯却严格按规定制作,自己不持一砚归。这使我想起一件事情,据说当地把每一届地方官的名字都刻在了石碑上,但人们却找不到包拯的名字。后来仔细按年份查找,终于找到一道小沟,上面还依稀有笔画的痕迹。原来,由于人们对包青天无比热爱,都慕名前来在碑上抚摩他的名字,久而久之,名字反而被磨灭,只留下一道深深的沟痕了。其实,那些庸官、昏官乃至贪官把名字刻在石碑上有什么用呢?而包拯的名字虽然从石碑上消失了,却万古流芳,永远刻在了人们的心上。

  总之,包拯是人民心中不朽的形象,他的一生端正刚直地来,两袖清风地去。我长大了,不一定要做官,但我一定会学习包拯,做一个正直的人,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者评语:以诗的“官德”内涵为重点,写出自己的感想,中心明确,条理清晰,是一篇不错的读后感。

 

    “读诗大赛”获奖名单



  1.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初一 魏沁怡

  2. 镇江实验学校四(4)班 张汉铮

  3. 高桥中学七(3)班 徐 程

  4. 镇江六中初三(8)班 萧亚轩

  5. 江大附小三(1)班 孙 为

  6. 镇江市实验小学三(6)班 万纯茜

  7. 扬中市实验中学七(1)班 张思循

  8. 红旗小学三(5)班 赵玮青

  9. 八叉巷小学五(1)班 万 鑫

  10. 黄墟中心小学六(2)班 殷文聪

  11. 中山路小学六(4)班 杜月岷

  12. 镇江外国语学校初一 马安妮

  13. 镇江外国语学校初一 冯隽乔

  14. 镇江外国语学校初一 毛羽飞

  15. 镇江市实验小学四(8)班 沈昊昕

  16. 中华路小学一(5)班 王欣悦

  17. 中华路小学四(3)班 李欣晖

  18. 谏壁中心小学四(1)班 廖晨宇



(作者:镇江新区大港中学初一 魏沁怡         责任编辑:
 

金山论坛】 【返回频道首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