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大西北的玫瑰之乡——永登。我有两个母校,头一个在甘肃,后一个在镇江。北方有我的爷爷,南方有我的公公。他们教育我的方式各不相同,北方爷爷以情感人,南方公公以理服人。
在兰州,每天我放学回到家,爷爷总是赶忙接下我背上沉甸甸的书包,关心地问:“我的孙子,饿了没?想吃啥?”有时还没等我回答,就从冰箱里拿出蛋糕、牛奶什么的,送到我眼前。每当此时,就好像有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吃完爷爷给的东西,我就赶快到房间去,奋笔疾书地做起作业来。
如今我来到了镇江市的高桥小学上五年级。同样是放学回家,“待遇”就不一样了。每次我到了家门口,刚把自行车拎进门,公公就喊起来:“王茂森,有作业就快去写!”可他不知道,有时我肚子已经很饿了。公公如果看到我不在学习,就会在一旁唉声叹气。等到爸爸妈妈一回来,公公和婆婆就一起唠叨起来:“你家儿子进了门不学习,非要吃完了再学。你们呀不行,太娇惯孩子了!你看前几天,某某就被直接送到大港去上学了,人家可是一进门就学习的……”
北方爷爷认为放了学先该填饱肚子,这样才有精神写作业;南方公公觉得一进门就学习说明用功,做完作业再吃饭不是一样吗!他们的做法谁对谁错呢?冷静下来想想,也没什么对错之分。其实爷爷公公都一样希望我身体好、学习好,只是具体做法有点不同;我呢,从前习惯了爷爷的“先吃后做”,以后也应该习惯公公的“先做后吃”。
编者评语:这是一篇好文章,完全是生活实感,表述也很清楚。很显然,爷爷公公都是爱你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爷爷的那种你可能觉得更温暖,但回来就吃也未必是好习惯,过一会儿再吃晚饭,可能就不香了;公公的这种要求更严格些,但回家先做作业,倒的确是个好习惯。作为局外人,我支持你公公的“先做后吃”,同时建议,晚饭多弄点好吃的,保证你吃饱吃好。
(编辑:于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