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师提到了《苏东坡突围》,恰巧爷爷又喜欢余秋雨,书房里有一整排余的书,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一直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包括他的各类文选、评论,好不壮观!于是跟爷爷提起《苏东坡突围》,他迅速找了本文选给我——《出走十五年》,乐呵呵地说:“大文豪写的大文豪真是不一样!”
我很崇拜苏轼。有次和两个高年级的学长谈到偶像问题,我就曾脱口而出:“我的偶像是苏轼”,搞得两位学长有点纳闷地说:“我们是落伍了,现在的小姑娘竟崇拜苏轼了!”搞笑的同时我也有点茫茫然,“偶像”这个词,对苏轼来说是否过于浅薄?现在想来,我这个“东坡粉”当初对他的理解也确实过于浅薄了。
黄州不过是苏轼最落魄时被贬的荒凉之地,可就是在这儿,苏轼写出了他人生最重要的几篇作品,可以说,是苏轼成就了黄州,因为苏轼的到来,才使黄州为世人所知晓。原来,像苏轼这样不仅是文豪的超级大家,即便是被贬谪,也不过发发牢骚就算了;他是这样地豁达,仿佛被贬黄州不过是一次旅游,正如余秋雨喜欢行走着写作,苏轼也不过是到那儿寻找灵感罢了!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倘若不了解那段史实,我绝对会将这《卜算子》中苏轼偶尔的婉约寒气,纯当调味罢了。
余秋雨列出了一大串当时的名人,陷苏于困窘境地的一些人。说实在话,除了沈括,其他的我都未曾听闻,从未曾听闻啊!细细看来,才了解,或许正是黄州才成就了更为高大的苏东坡,让千年之后的我们仍然铭记。
苏轼在黄州自省,他太过锋芒毕露,不懂得太亮的东西别人看了会感到刺眼。他开始反思自己,反思人生。但正如余秋雨所说,苏东坡实在是太幸运了,他了解这一切时,不过四十出头,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不像许多人临死才悟。
成熟是种圆润而不刺眼的光辉,是嘹亮又不腻耳的音响,余秋雨先生着实形容得好,这是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苏东坡完成了人生的一次突围,突围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困境,更是一次人生的大飞跃。人们往往注定要在这充满困境的过程中突围,要在这突围的过程中获得新生。
编者评语:
本文说明作者阅读和欣赏的品位是比较高的。余秋雨的散文写得很好,有鲜明的特色,在整个华人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值得我们好好阅读学习。当然,对他的作品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其中固然有些属于无聊的吹毛求疵乃至对余个人的偏见,但也有一些是态度认真坦诚的探讨,是值得余和我们大家重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