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频道:每周一讲 | 七彩活动 | 习作天地 | 增华阁 | 采风图集 | 园丁心语 | 心灵热线 | 活动通知
您现在的位置: 小记者  >   每周一讲
站内搜索:


石碧村与“客家人”

发布时间:2006-10-16  来源:

  在福建省宁化县的群山中,隐藏着一个小小的村庄,名叫石碧村。这个地方古称“玉屏”,唐代曾改名为“石壁”,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四面群山环绕的小盆地,面积只有100多平方公里。更有趣的是,在石碧村以北5公里的地方,有两山夹着一条石子小路,其南端是一个很狭窄的隘口,仅容一人通过,但是过了隘口,则天宽地阔、豁然开朗,石碧村就在眼前了。
  说到这里,我想凡是读过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人,都会想起他笔下那个与世隔绝的村落,所谓“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就是由他的文章而来。1991年,我到石碧村一看,就觉得仿佛时光倒流,自己已经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眼前果然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像真与外面的世界毫不相干了。当然,陶渊明所写的究竟是什么地方,我们现在也不知道,或者那仅仅是他的一种梦想,也未可知。

  但是不管怎么说,石碧村的确是一个躲避战乱的好地方。在古代,陆续有一批又一批的中原汉人,为逃避战火饥荒而辗转南迁,其中有一部分就在石碧村定居下来。相对于本地人,南迁的中原汉人被统称为“客家人”,他们一代代繁衍,逐步扩展到南方各省,乃至海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数达到5000多万。客家人在长期的艰苦开拓中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客家精神”,产生了诸如唐代名将郭子仪、民族英雄文天祥、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大败法军的刘永福,一直到洪秀全、孙中山、朱德、叶剑英、宋庆龄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近年来,小小的石碧村已经名扬海外,每年都有大批客家人的后代来此寻根祭祖,使宁化县的旅游观光事业兴旺起来,也给当地的改革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

  福建因为多山,交通闭塞,往往被认为是比较保守落后的地方。其实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人的本性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福建人,客家人,和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一样,都是勇敢的开拓者。在上世纪30年代,这一带也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宁化有十分之一的人参加了红军。长征开始时,这里是四个起点县之一,毛主席曾在宁化写下光辉的诗篇:“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卷红旗如画。” 郑文

(作者:         责任编辑:
 

金山论坛】 【返回频道首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