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进入了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旅游景区票价3年一调整的第二个“三年解禁”期。未来数月内,全国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4月25日《经济参考报》)
随着“三年解禁”期的到来,国内许多景区纷纷开始“发情”,将压抑很久的门票涨价冲动尽情发泄出来。而在此前,一些按捺不住的景区已经开始先尝“禁果”,比如井冈山、台儿庄……一些头顶“世界文化遗产”桂冠的景区,更是“涨”性大发,直接迈过了听证等门槛,也不在乎民意接不接受,门票大幅涨价。
毋庸讳言,随着景区营销方式的不断创新,一些景区的内在品质、文化内涵、服务质量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为了体现“物有所值”,适度提高门票价格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票价调整“解禁期”,并不是涨价“发情期”。
况且,一路高涨的票价,影响的不仅是游客的兴致,也很可能导致景区陷入价格高、人气低、生存难的尴尬境地。因此,景区与其一味地考虑调整价格,不如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营运模式的创新。毕竟,景区要长远发展,还是应当走公益和商业化兼顾的双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