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票高企、房费难降的暑期游旺季基本接近尾声,而初秋和十一前后的旅游旺季又如约而至。旅游旺季让人难忘的不仅仅是平日里难得一见的优美风光,更催生出了一些新的出游陷阱,让人防不胜防,这里略举一二提醒消费者。
陷阱一:临时加餐多宰人
在一家民办小学做老师的许小姐暑假里和同事一起报团参加了去内蒙古的旅行团。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让许小姐非常难忘,同样难忘的还有这一次的团餐。原来,导游在车上就貌似随意地跟大家聊起“团餐可能一般般,希望大家有个心理准备”的话题,团友们一听,自然也觉得希望吃得好一点。这时候导游就推荐给大家一个“心水”的地方,团友们欣然前往,却没想到吃得也非常一般,而且餐后大家AA的餐费也比较离谱。
陷阱二:模糊字眼藏猫腻
暑期游中,很多游客发现自己实际享受的吃住标准与签合同时不一致,向旅行社投诉时却发现,原来自己受了模糊字眼的蒙骗。比如合同中写明“包餐”,餐标却未写明,结果是两菜一汤的盒饭。有的写的是入住“准五星”酒店,可是实际住的酒店浴室连吹风机都没有。还有的旅游线路广告上宣传的是“30分钟的潜水将会看到五光十色的海底珊瑚”,事实上,潜水却只有15分钟,而且只是浮潜着用面包喂小鱼,根本没有“五光十色”。事实上,暑期很多类似一日游或网上购买的旅游产品,旅行社和游客所签的合同并不规范。而很多出境游线路中也暗藏着差距更大的“模糊字眼”。在出团说明上,旅行社只会说明全程住宿是三星级还是四星级,但没有说明住在哪里。而到了欧洲,导游往往会带游客住在较为便宜的郊区。
陷阱三:自费项目何其多
暑期,出境游十分火爆。可是很多游客发现,一些旅行团的团费看似很低,到了当地却还有各种自费项目,都参加下来的话,在团费基础上又多花了两三成。“很多著名的景点都是额外收费的,来了一趟也不能不去啊。”刚刚参加欧洲深度旅游团归来的李先生算了一笔账:在国内缴纳了18888元人民币的团费后,到了当地各种自费项目又多交了近500欧元。而一些著名景点都要自费,李先生为此又花了4000多元人民币。
陷阱四:网购机票易受骗
近日,国家旅游局质量监督管理所发布了游客遭遇网购机票陷阱的案例。张先生计划去旅游,在网上买完机票后,接到一个自称是订票中心客服人员的电话,告知张先生机票款被冻结,需要450元的保证金。因为对方所说航班时间与张先生本应搭乘的航班时间有明显出入,张先生才避免了上当受骗。
刘女士也在网上购买了两张特价机票,在即将完成网银交易时,网页显示“网络速度慢,付款未完成,请再付一次”,刘女士先后三次通过网银转账,多付了2700多元。随后刘女士联系客服,对方告之需到ATM机上操作,结果又被转走了一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