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换房旅游市场发展空间有限
在国外已流行多年的换房旅游,在国内的发展并不被业界专家看好。资深旅游专家、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表示,换房旅游可视为自助游的类型之一,尽管它有一定的存在空间,但这只流行于少数人之间,而且会随着问题的逐一暴露,最终从市场中淡出。
在刘思敏看来,如果“换房”只停留在以货换货的层面,那么这种低级的交换形式便走不长远。毕竟,这个交换过程本身很繁复,而且无保障。在对象是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做到等价交换是很困难的。“谁来做是否等价的衡量与评估?谁来公证?”他直言,换房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以及可能遭遇的风险难以避免。
加之,愿意进行换房的人,大概满足了以下几个前提:一、他们都是旅游的发烧友;二、双方对价格不敏感;三、比较容易相信别人,再者就是他们不奢求牟利。这样一来,在缺失诚信、骗子无孔不入的社会环境下,换房旅游不出问题是偶然,出问题则是必然。
广东决策研究院旅游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劳毅波认为,如果人们都想着换房是为了“省钱”,那么这个市场必将做不大,“因为没有东西来计算价格和成本收益。”但是,如果人们出于“好玩”的心态,随着这个需求的扩大,或许又是另一个不同的发展趋向。
必须建立成熟的商业平台
这个舶来品并不为业界看好的原因何在,这源于人们对价值认知的差异。劳毅波举了个例子,一个住在天河区的住户与一个住在偏远山区的住户进行换房,从价格的角度出发,这显然不是等价交换,而且天河区的住户还可以高价出租,再拿钱去消费,而这样的价值岂不更大?“交换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可以衡量的工具。”在这一点上,刘思敏表示了相同的看法,“你可以想象它为赌场里的筹码,用它来作为统一的货币,使得交换是等值的。”他解释道,这便不同于简单的物物交换,事实上,国外早就出现了成熟有效的衡量方法,而且运行了几十年。“时间可以作为一种一般等价物。”他告诉笔者,分时度假的旅行方式在国外很流行,用时间作为度量衡来进行等价交换则不失为一种科学的做法。“如果有一个成熟的商业平台,人们可以把房屋的资源放上去,而同时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双方的价值,从而实现的是等价的交换,那么这样就提高了可操作性。”(记者周人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