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嵌景泰蓝鼓墩 清·乾隆 高49厘米
观复博物馆藏
鼓墩是鼓形的凳子。古时常在上面罩块绣片,所以又叫绣墩。鼓形不稳,蹬踩、端坐时容易翻倒,因此鼓墩的陈设功能大于实用功能。
中午从琉璃厂出来路过东便门旧城墙。每次路过这一段城墙,我都感慨。儿时面对高大宏伟的北京城墙,都有仰视之感,今天只剩下唏嘘之情。
北京人有句土话,叫“四九城”,比如说,到哪儿野去啦,四九城都找不到你。四九城的来历是指:四,东南西北四面城墙;九,内城设置的九座城门:以正阳门为准,顺时针为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四九城就是北京城区的概念。
今天的城门除德胜门孤苦伶仃地坚守岗位,其余的就剩下地名了。我小时候还登上过西直门的瓮城楼子,今天踪迹全无。
劫后余生的这段城墙,说来是个心酸的笑话。东便门(还有西便门)在老北京的城门中不属正门,所以叫便门。过去大户人家主仆不能出入同一个门,下人要走便门。东西便门过去等级低下,为拉煤的、拉水的、拉粪的,总之为服务行业开启此门。因门窄人多,等待出入城的人被迫在此排队,有时要排上一个星期。这样,沿墙私搭乱建许多窝棚,遮风蔽雨,久而久之,窝棚变小房,将一段残墙埋没其中。
我们古老的北京还能留有一段真实的城墙,完全出于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