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穹窿山景区,地处姑苏西部,为苏州第一名山,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因而又有“吴中之巅”的美誉。此山气势雄伟,地域宽阔,东连木渎,西濒太湖,绵延光福、藏书、胥口三镇,全长约7.5公里,林地面积2万多区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拾阶而上,步移景易,或苍松翠竹,或泉水潺潺,环境极为清幽静谧。景区交通极为便捷,209省道、苏州饶城高速均可直达景区,43路、64路公交的开通更为游客提供了诸多便利。
门票·开放时间
45元
06:30-16:00
交 通
可乘43路、64路公交。
自驾车:209省道、苏州饶城高速均可直达景区。(附:穹窿山地理位置图)
上海方向,沪宁高速——东桥枢纽——绕城高速——苏福公路——景区入口;南京方向:宁沪高速——东桥枢纽——绕城高速——苏福公路——景区入口;浙江方向:苏嘉杭——尹山枢纽——绕城高速——苏福公路——景区入口。 (注:景区内是盘山公路可开车至各景点,详见穹窿山导览图)
苏州穹窿山景区是苏州地区最大的“天然森林氧吧”,林间氧气充足,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米达2万个,是一般空间负离子含量的400至500倍。612亩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茅蓬坞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博物馆,拥有牛鼻栓、短穗竹、紫楠等名贵树种以及穹术、三七、党参、灵芝、何首乌等药生植物,已探明的药生植物就有151种。
苏州穹窿山景区历史悠长,集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于一山,人文景观丰富。古代大军事家孙子隐居在此,并写出了中国历史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清帝乾隆六次临山,留下无数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西汉大臣朱买臣,曾在此砍柴、读书;抗金名将韩世忠与部下更相聚于此观景赏月。 全长12公里的盘山公路蜿蜒曲折,直达山顶,贯穿各个景点,著名景点有:孙武苑、上真观、朱买臣读书台、兵圣堂、望湖园、乾隆御道、洞天福地、宁邦寺、玩月台、御湖景区等。
兵圣堂:整个建筑占地200多平米,长宽都是13米,坐北朝南,体形是根据战国时河南辉县三座享堂的残存样图设计的,建筑保持了四面凌空、四面开门、四周有廊的春秋建筑风格。屋顶上有一只青铜铸的凤鸟,春秋时期是青铜的鼎盛时期,而屋顶放置青铜的凤鸟是当时的一种时尚。在堂内地坪正中,有一根以青石龟为基础的擎天柱。堂正中放置一个红木大型屏风,由72块高2米、宽12厘米的红木拼接而成。屏风上刻有用金文书写的《孙子兵法》全文,底部则刻有《水陆攻战图》,图上有500多个人物形象,组成了古时水陆交战时击鼓、划船、格斗、射箭、云梯攻城以及犒赏、送行等生动创面。 堂内还陈列着展示吴国历史以及孙武经历有关的物品、书籍及图像。
上真观:据记载,上真观始建于东汉初平年间,距今大概1800多年了。到了元代末年,道观又毁于大火。到了清初顺治年间,一位很具传奇色彩的道士施亮生,筹资重建上真观。上真观最鼎盛的时期,一共有建筑5048间,殿宇36处,风景名胜170处,当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从御道来上真观,祈福游览。 可惜历经了千年的风雨沧桑,道观几毁几建,现在看到的建筑都是上世纪90年代在原址上重建的。先后已恢复、重建了头山门、茅君殿、龙王殿、玉皇殿、望湖亭等一批建筑和景点。 孙武苑草堂:五开间的茅屋,依山而建。屋前的一泓清泉是用竹筒从山上引下。屋内设有古床、古凳、蓑衣、锄头等设施,屋外一侧是菜地,一侧则是一个竹亭,这些都是模拟孙武当年隐居生活的。
乾隆御道:御道是1.5米宽的砚华石铺成的小道,也就是乾隆御道。穹窿山御道和苏州其他的御道不同,一般的御道是为皇帝专设,路面常用青砖竖砌成“人”字形花纹,寓意过路者是“万人之上”的君主。但穹窿山上的御道是先前就用山石铺成,因为当年乾隆六次来穹窿山时,每次都是走这条道上山,故称御道,因而这里的御道更多带有纪念性质了。
双膝泉:有两种来历。一说当年三茅君在此跪拜日月星辰时,膝盖跪出来的。另一说,则和乾隆皇帝有关了,大家都知道,民间都盛传乾隆六次下江南是来寻找生身父亲的,这里的双膝泉是乾隆跪拜上苍保佑其父子相认时留下的。这个故事,要比茅君礼斗的传说更通俗、更容易让人接受,所以流传也就更广了。
洞天:所谓洞天,是指别有洞天、天外有天的意思,“洞天”牌坊之内,就是穹窿的洞天福地了。
土地祠:在林木蓊郁,环境幽静,茂林修竹中有座半山土地祠,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先在这里参拜一下,顺便可稍作停息。
朱买臣读书台:我国历史悠久,全国各地标有“读书台”地方也特别多,像安徽宿松的李白读书台、山东鄄城的曹植读书台等等,其中以穹窿山的“朱买臣读书台”最带传奇色彩,因此它被列为我国的五大名台之一。与其他地方读书台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块长约2.5米,高约1.3米、宽1.5米,近乎长方体的磐石,毫无人工斧凿,可谓是出于天然,上刻有“汉会稽太守朱公读书之处”。这个“朱公”就是朱买臣,他是西汉是的一代名臣,但他可以说是一个大器晚成式的人物。相传他当年出身贫贱,可是酷爱念书,一有时间就要读。因为当时的书籍大都是用竹简制作的,一部书一大捆,分量不轻,他出外打柴或卖柴都带着书,既不方便、又重。为了这个事,朱买臣遭到妻子的讥笑和责骂,之后他就不把书带回家或带到集市上,每次上山砍柴时,就在如今的“读书台”处偷偷看一会,回家时就把书都藏在这个石头底下。朱买臣最后读书有成,飞黄腾达,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块大石,命名为“朱买臣读书台”,当地乡镇命名为藏书。
孙武苑草堂:一共是五开间的茅屋,依山而建。屋前的一泓清泉是用竹筒从山上引下。屋内设有古床、古凳、蓑衣、锄头等设施,屋外一侧是菜地,一侧则是一个竹亭,这些都是模拟孙武当年隐居生活的。
孙武春秋齐国乐安人,乐安就是今天的山东惠民县,现在在那里还建有孙武的故居。孙武是当时齐国的贵族,后来因为逃避战乱,来到吴国,因而他的生平活动主要在吴国,建功立业也是在吴国。孙武年幼时就跟着其叔叔穰苴学习兵法,他的叔叔是当时齐国的大司马,也是我国早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军事理论的形成和他叔叔密不可分。孙武避难来到我们吴国后,就来到穹窿山茅蓬坞里隐居著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兵法十三篇》。后来孙武与吴国名丞伍子胥结识,被举荐给吴国的大王阖闾,并最终帮助其成就霸业。
孙子兵法碑刻:碑廊占地1300多平方米,呈“回”字型。碑廊正面是中文碑文和孙子的线刻画像。这幅中文碑刻是已故苏州书法家程可达先生在83岁高龄时花三个月书写而成的。中文碑的两侧则分别时英文碑和日文碑。中文碑对面廊门两侧,分别是将军廊和书法家廊,将军廊里是我国当代十六位将军的题词,书法家廊里则是当代著名17位书法家的墨宝。
宁邦寺:据史料记载宁邦寺始建于梁代,以前一直叫“海云禅院”。相传到了南宋绍兴十二年,抗金名将韩世忠的部下,在此隐居参禅,因此改名为“宁邦寺”,这“宁邦”二字,也就是安宁之邦,希望国家可以和平安宁。在寺前有一座石狮,这座石狮不是寻常的狮子,这种动物最大的特点就是贪得无厌,据说它连日月星辰都要吞食。这座石狮当年是韩世忠军队里插军棋的基座,用来警戒军队里的官兵千万不要贪婪。后来韩世忠部下来这里出家,就把这块基座带到这个宁邦寺了。
苏州穹窿山景区是我们秉承吴中区“做美太湖山水,打造吴中新城”的重点项目工程,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旅发公司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景区风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后的开发建设将在加强景区基础配套的基础上,更着眼于旅游景区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合理搭配,更注重于景区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延伸。相信随着景区的深度规划策划,穹窿山景区一定能成为一座以自然生态资源为基础,以孙子文化为主题,以宗教文化、皇家文化、休闲文化为补充的太湖第一名山、圣山。
欢迎进入原贴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