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西南 追寻“桃花源人”迁徙的脚步
“桃花源”或许并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地方,1600年前陶渊明在湖北江陵写就的《桃花源记》或许可以被看成是对当时“武陵蛮夷”生活的记载。我们追寻这些“桃花源人”向西南迁徙的脚步,穿越广西、湖南、贵州三省交界处的侗族、苗族聚居地,寻找现世的“新桃花源”。
隐居的桃源后裔
大约1600年前的东晋时代,陶渊明在江陵(即今湖北江陵)为官,偶闻“桃花源”的故事,以文记之,成为至今最为中国旅行者所迷恋的一篇游记。时光荏苒,那些居住在桃花源中的人们后来去了何地?现世的“桃花源”又在何处可寻?
如果以一种现实主义的眼光来审视《桃花源记》就会发现,群山为障的“桃源秘境”不过是当时“武陵蛮夷”生活的一个缩影。在战事灾疫的驱赶下,这批“武陵蛮夷”抑或“桃花源人”四散迁徙,逐渐分化成了今天中国西南山区的各少数民族,其中尤以侗、苗两族留下的漫长迁徙脚步最为艰辛。
他们以西南方向更隐秘的山区为目标,溯沅江及其支流而上,寻找远离中央王朝统治和沉重税役的“新桃花源”,在高山深壑间留下了星罗棋布的寨子:侗族主要分布于今天湖南、贵州和广西三省交界处,而苗族则深入到黔东南腹地。
《桃花源记》问世大约1300年之后,时任镇远州知府的清代巴陵人(今湖南岳阳市)方显带着军队和随从,在镇远西南30公里的地方深入到清水江南岸的莽莽原始森林中微服私访、勘察地形,这个无意之举让他发现了一片“新桃花源”。
金坑 秀美异常的梯田景观和穿行其间的“红瑶”女子,足以令所有人产生误入“桃花源”的美妙感觉。
三江 听芦笙、看侗戏、吃百家宴……虽然这里与著名的龙胜景区近在咫尺,却依然保持着一份令人感动的质朴与纯净。
通道 这是一处很少被游客惊扰的侗族聚居区,传说中“夜郎国”的所在地,特别适合骑一辆单车慢慢游荡,寻找昔日的皇都所在。
肇兴 不要以为黔东南山区都是千篇一律的那副朴素面孔,肇兴所拥有的,便是仿若丽江或大理的那种浓郁的“小资情调”。
施洞 如果说现世还有“桃花源”,那隐蔽于群山怀抱中的施洞一定能算上一个,热闹的“姊妹节”给了外人窥探这处苗族秘境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