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山东省青岛市一年中旅游业最兴旺的季节,处处游人如织,但位于青岛颐中体育场西侧的青岛旅游集散中心却闭门谢客了。近日记者前往旅游集散中心查看,发现院子内空无一人,没有一辆旅游车辆,门前长了长长的野草,所有的门都锁着。中心二楼的惟一一间办公室,也是大门紧锁,门把手上蒙了一层灰尘。
昨日繁华成旧梦。眼前的场景令记者不禁想起了2006年9月底集散中心开业时的盛况:彩旗飘飘、鼓乐喧天,盛况空前。也难怪,因为这是山东省首家旅游集散中心。 它是在借鉴江浙沪经验的基础上,准备对青岛的巨大散客旅游市场实行“大一统”。
可令人遗憾的是,集散中心开业后不久就关门谢客,后续建设工程也停工了。
旅游“黑市”催生集散中心
“旅游集散中心完全是市场催生的结果。”面对集散中心旺季闭门谢客的状况,有关人员向记者介绍了集散中心当时成立的背景:1998年,青岛市被评为“国内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后到这里旅游的散客每年都在递增,2006年青岛接待散客高达2265万人次。
然而,如此巨大的散客市场长期以来除了个人自助游外,大部分被旅行社私自承包。以正在改造的青岛火车站周边为例,方圆两公里内聚集着大大小小数十家旅行社,几乎所有的旅行社都以“青岛一日游”、“崂山一日游”等作为吸引客源的主打产品。一些小旅馆为挣取旅行社的回扣也打出了“散客拼团”的广告。每年一到旅游旺季,这些散客成了各家旅行社和旅馆争抢的对象,由于这些“地接社”和“非法社”在对散客服务时没有到当地旅游部门备案,经常导致服务中的强带购物、服务打折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青岛的旅游形象。面对这种情况,有人提出,应该成立一个“旅游集散中心”。
缺少冷静思考造成浪费
于是,青岛颐中集团、青岛啤酒集团、青岛交运集团这三大重量级集团公司联手成立了青岛旅游集散中心。记者了解到,集散中心注册资金为100万元,可谓青岛旅游业的“大船”了。
挂牌后的集散中心愿景诱人:集散中心计划开通发往崂山等旅游景点的旅游班车,按点按次准时发车,为到崂山和郊区琅琊台旅游的市民“拼团”。另外,集散中心还计划实行“一日游”套票,对这些线路价格实行明码标价,并将在市内开设60个票务销售点,来青岛的游客和市民可以到这些点去买“一日游”套票等等。
然而,事与愿违,集散中心却弄了个“虎头蛇尾”,记者通过集散中心周边的商铺了解到,几乎从没有看到旅游车辆和游客来集散中心,甚至在2007年一年中旅游最热的青岛国际啤酒节,集散中心也是大门紧闭。
青岛一位旅行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缺少政府部门牵头,集散中心从成立之初就存在不少隐患。集散中心筹备开业时,青岛规模较大的港中旅、国旅、联合假日等旅行社以及华青等旅游汽车公司都没有接到任何进驻集散中心的通知,缺少大型旅行社和旅游汽车公司加盟,使得集散中心从开始就在保证来青岛散客个人出游、汽车租赁以及线路协调、停车场等方面力不从心。并且,进出青岛的主要门户在青岛西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都位于西部,东西部相差十几公里路程,而集散中心位置在青岛东部,集散中心所处的银川西路连出租车都很少经过,游客不愿舍近求远到偏远的集散中心寻求旅游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这家集散中心从选址到运行,都缺乏从市场的机制去考虑。“可惜,这么多资金白白浪费掉了。”一位旅行社老总惋惜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