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昨两天恰逢周末,尽管小雨纷纷,但广东9家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仍吸引了大批游客。昨天(30日),省博物馆到下午2时就发完了当日限定的3000张门票,馆方不得不酌情放行等在门外的观众,共接待游客超过4000人;农讲所、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的游客量也均超过2500人,逼近每日限定游客量的上限。
然而,伴着大量游客涌入博物馆,一些不文明行为也随之而来。省博物馆副馆长颜禾生说,目前出现不文明行为的主要集中在两个群体:一类是孩子,有的孩子在展厅大声喧哗、随意碰触文物标本,影响父母或别人看展览;另一类则是老人,不少附近居住的老人看完展览,坐在展厅长椅上聊天迟迟不肯离开。
农讲所副所长颜晖告诉记者,这两天到农讲所参观的儿童特别多,但不少孩子会不时地触摸展品,有的甚至随地大小便。为此,农讲所只能把一些贵重文物和展品收藏起来。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负责人也表示,有的孩子在馆内踢毽子嬉戏,甚至还有老年人聚集在馆内打扑克等等。
对此,各博物馆派出工作人员在现场监督、劝阻,还有的加装了摄像头实时监控。但颜晖认为,各博物馆应当主动举办一些讲座或宣传,培养游客特别是孩子文明参观的理念。
为了防止与参观无关的人员入场,如乞丐、流浪者等,广州有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要求凭证(如身份证、老年证或工作证)入场。此举招致一些观众不理解。
颜晖解释说:“博物馆是高雅的艺术课堂,如今免费开放了,可有些人是为了进来散步、休息的,把这里当成公园了。之所以要凭有效证件参观,是为了不让这些人过多地占用其他人的资源。这表面上是剥夺了一些人的权利,但实际上是保护更多人的利益。”
对此,多年一直倡导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公明表示不赞同。他认为,凭证入场会导致一种“身份歧视”出现。“走进博物馆是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流浪汉、捡破烂的人也是公民,博物馆也该欢迎,让他们有机会接受美的教育。”李公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