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去台湾前,对阿里山的感觉多停留在那句“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的唱词所描绘的意境里。真正到了阿里山的山脚下,仰望它巍峨青翠的侧影时,美丽的姑娘还没见到,俊逸的阿里山就已经将我们的心彻底地掳掠了。
阿里山的美丽在于上苍赐予它的独特的天资;阿里山的魅力在于它历经千年沧桑所沉积下来的历史。
到了阿里山,有两件事情你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坐登山铁路和拜望神木。
阿里山的登山铁路是世界三大登山铁路之一,与印度喜马拉雅山大吉岭铁路、秘鲁安第斯山中央铁路齐名。说它是登山铁路而不仅仅是铁路,是因为当它蜿蜒盘山而上时,火车犹如拾级直立行驶。火车登山,那自然是一个奇景,更是一个奇迹。
但这只是阿里山登山铁路令人向往的原因之一。一旦当你了解到,这是一条建立百年至今依然仍在使用之中的铁路时,你对它的好奇和期待便又加深了一步。如果别人再告诉你,你坐在老式的火车车厢里,在8个小时的车程中能够欣赏到沿线从热带林、亚热带林到温带林三种林相的变化,饱览从热带雨林、阔叶植被到针叶植被并最终徜徉云海时,你还犹豫什么呢?
登阿里山有两条路,一条是曲折蜿蜒的登山公路,一条是险象环生的登山铁路。从公路上山也就雁过留声般地匆匆来过;而从登山铁路上山,不仅要过夜排队,更需有足够的体力和耐力,以及镇定力。
登山铁路全长72公里。全线从海拔30米的嘉义站开始,穿过六十几个隧道,跨越七八十座桥梁(事实上我们的台湾导游也记不清准确的数字),直至一路爬升至2274米高的阿里山站;沿线植物从800米以下的热带林、800至1600米的亚热带林,一直到1600米以上的温带林,炫眼夺目的风光,争奇斗艳的植物,惊险惊叹的旅程,让你久久都不能从恍若隔世的刺激中清醒过来。
相传阿里山登山铁路于1899年开始动工。甲午战争中国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后,将台湾、澎湖割让给了日本。日本为了开发台湾的资源,派人到阿里山区进行考察。1896年,日本人斋藤音等27人组成的探险队,在台湾岛上发现了资源丰富的阿里山原始森林。贪婪的魔爪从此撕破了阿里山的沉寂,日本人开始了对阿里山森林的疯狂开发。
为了能够将阿里山木材运出去,日本人开始规划修建铁路,并于1912年建成通车。从此,有着“阿里山五木”之称的扁柏、红桧、亚杉、松树和阔叶树,便被源源不断地砍伐,运下山,运往日本,变成了日本人的纸浆和房梁。
不过,留存至今的阿里山登山铁路,不仅见证了日本侵略者对台湾岛资源的罪恶掠夺,也留下了人类历史上一段伟大的铁路建设奇迹。阿里山登山铁路海拔跨度2000多米,陡度66.7,轨距762厘米,最小曲率半径只有40米,—般火车根本爬不上去,因为如此小的曲率半径,弯曲得简直会令火车出轨。
当火车喘着粗气,以推进方式从平地运转至独立山时,叹为奇观的经历就开始了。在接下来的五十七八公里的山地段,为迁就险峻的山形,火车在大约5公里长200米高的路程中做了3次螺旋环绕,抵达至山顶。然后,火车以“8”字形方式驶离独立山。到达第一分道后,登山火车呈“之”字形曲折前进,火车以极为罕见的前拖后推的方式前行,不时与山体擦肩而过,惊险而富有趣味。“阿里山火车碰壁”果然名不虚传。
享受了登山火车所带来的乐趣之后,流传千年的不朽传奇——阿里山神木,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造访景点。
1906年,日本人小笠原富二郎在阿里山原始丛林中发现了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树,树干胸围23米,粗壮得需十几个人才可以围抱;推测树龄,约生于周公摄政时代,由于这是一棵桧木,因而尊称其为“周公桧”,推算下来,它应该有3000多年的高龄了,所以又敬称其为“阿里山神木”。
据说,1956年,一场雷击将阿里山神木顶端劈开;1962年当地政府又在它的顶端栽种了第二代木,但可惜的是,到了1997年,一场大雨还是将劈开的树干浇倒了。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阿里山神木,更像是一段人工雕塑。但这并不妨碍前来瞻仰它的人对它的顶礼膜拜。
离阿里山神木不远,还有一棵奇异的三代木。三代木为同一根上长出的祖孙三代。年逾千岁的第一代已经枯干倒地;第二代也只剩了个空洞的树干;第三代却正郁郁葱葱,健壮茂盛。你在感叹上天的鬼斧神工的同时,不得不相信,神就活在大自然中。
生机勃勃、英姿挺拔的神木身影,如今只是阿里山聚了又散的过眼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