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聚焦·双拥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社会
 
标题导航
国产大飞机“三兄弟”蓝天聚首 “中国翼”开启航空强国新时代
咬定目标不放松
36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咬定目标不放松
——镇江辖市区创建省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城(区)工作纪实

    参观红叶颐馨园光荣院

    检查组观看扬中双拥歌剪纸转轴

    季必宏

    2014年7月,在江苏省第十届双拥模范城(区)命名时,我市6个辖市区首次实现了“满堂红”的目标。在新一轮省级双拥模范城(区)命名考核工作启动之际,各辖市区均展现了以工作出实绩、凭实绩再夺标的姿态,以志在必得的决心,把创建考核工作作为对常态下双拥成果的检验,作为对地方服务支持军队改革的检验,在迎检考核时集中展示了4年来军地双拥共建的丰富成果。

    持之以恒

    双拥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镇江在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人口最少、面积最小,但驻军无论从总量看,还是以人均算,都位居全省前列,可谓是“军事重镇”。

    4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始终把大力支持和服务部队建设作为一项政治责任去担当,把密切军政军民团结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去完成,把双拥创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部署,加强要素集聚,加大财力投入,扎实推动双拥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统筹规格高。全市6个辖市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第一组长或组长均由党政一把手担任。主要领导双拥活动亲力亲为,重大事项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双拥工作常抓常新,主动协调解决驻地部队的困难和军地之间的相关事项;各地常委议军会、国动委会、军政座谈会、组长办公会等研究部署双拥工作的各项制度严格落实。

    二是推进效率高。各辖市区始终坚持将双拥工作作为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加强督查,严格问责,全力推进。特别是今年江苏省政办发[2017]59号文件颁布后,各辖市区行动迅速,落实坚决。紧紧围绕提升军人荣誉感的总要求,在短时间内陆续出台了针对转业退伍的老志愿兵、重点安置的士官、两参人员等优抚安置服务对象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并迅速予以贯彻落实,为全市涉军群体的稳定提供了很强的政策依据。

    三是成效水平高。今年9月13日,省民政厅分管“军”字头工作的夏春青主任在扬中调研镇江双拥工作时,对我市各地广泛开展提升军人荣誉感,大力推进社会化拥军工作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全省双拥办主任会议上提出,将适时组织全省具体从事双拥工作的同志到镇江扬中去走一走、看一看。

    夯实基础

    社会化拥军工作得到新发展

    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双拥工作从基层抓起,政策往基层倾斜,要素向基层集聚,活动向基层深入,积极推进双拥工作社会化。各辖市区按照《关于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的通知》《关于加强社会化拥军的实施意见》等具体要求,通过开展双拥“进企业、进乡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连队”等六进活动,全力提升全市社会化拥军的整体水平。2014年7月,我市6个辖市区率先在全省实现了省级双拥模范城(区)“满堂红”。2015年9月,我市3个基层单位被省双拥办命名为首批江苏省双拥示范基地。2015年全市命名表彰了37个双拥模范镇(街道)、30个双拥模范村(社区)。2016年7月,市委、市政府、军分区为全市七创作出贡献的155个集体、203名个人记功嘉奖。2016年12月,全市命名了13个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为市级双拥示范基地。

    各地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常年经常性开展慰问演出、军民联欢、主题演讲、主题征文、法律文化、职业培训等,形成了双拥常年有活动、人人可参与的良好氛围。军地先后涌现出了《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徐翔、陈吕荣,驻军全国道德模范皇甫辉勇等一批社会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先进典型。

    全心全意

    军地互办实事形成新机制

    坚持为部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军地双方用真心、真情和真意,共同谱写了“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新篇章。各辖市区积极探索,建立了一套管用、有效的服务部队和官兵工作机制,就是把政策落实到位、实事办理到位、困难解决到位。

    一是政策落实到位。对双拥工作的各项政策法规,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坚决不变形、不走样。为确保落实好“军”字头安置政策,始终坚持把这项工作当做一项硬任务来抓。2013年以来,凡是由辖市区落实安置的军转干部全部进入公务员岗位,随军家属按照专业对口、适岗安置、志愿选择的办法全部予以岗位安置或货币安置;退役士兵符合岗位安置条件的,每年提供部分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岗位供其本人选择,同时,实施了退役士兵村官培训计划,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率超过省相关规定和要求。优抚政策和优待奖励政策实行自然增长机制,重点优抚对象优待抚恤补助标准超国标。

    二是实事办理到位。这项工作在镇江已经形成了好的传统,全市每年用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军地互办20件实事。各辖市区除积极落实市确定的实事项目外,主动发掘潜能,调动社会力量为驻地部队多办实事。2013年以来,先后建成了73667部队双拥路(第18条),彻底整治92138部队机场周边环境,为多支部队建设文化活动中心、蔬菜大棚、果木基地等近百件实事难事,极大地改善了部队营区建设和官兵文化生活水平。

    三是困难解决到位。尽量解决好官兵在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困难,让他们感觉到亲人般的温暖。为解决好部队官兵广为关切的子女入学入托问题,各地都制定了军人子女优待办法,把最优质教育资源向部队官兵子女倾斜,4年来共协调落实120多名部队子女跨学区就学。各地慈善总会都设立了困难义务兵家庭慈善援助基金,4年来累计援助了30名困难义务兵家庭。军队调整改革工作启动后,对新移防的部队,各地党委政府带着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的情感,主动上门了解部队需求,为部队解决各类困难,让新进驻我市的部队和广大官兵深切体会到第二故乡的深情厚谊。

    突出重点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打造新品牌

    为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一战略部署,各辖市区紧紧围绕《镇江市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实施意见》《镇江市关于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施意见》中明确的相关要求,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目前已形成3个“一批”的强劲发展态势。

    一是研发了一批新产品。近年来,全市航空制造、新材料等行业,在国防装备现代化领域不断创新,先后研发出数十项达到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水平的军工新成果和新产品。其中特种纤维、特种合金等数十种新产品和20多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在部队新武器、新装备上。二是培育了一批“参军”企业。目前,全市已有30多家企业“参军”,近20家企业正在履行申报“参军”手续。已形成国家级动员中心1个,省级动员中心1个。三是打造了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基地。全市已有一个被空军命名的全国首家“军民融合发展产业示范区”、两个“江苏省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多地先后成立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联盟、军民融合产业商会等社团组织。国家工信部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展示交流会、江苏省军民融合联席会议等多项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先后在我市主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已拓展为我市双拥工作一个新的品牌项目、一张新的闪亮名片、一种新的双拥文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