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马上出门,就到。”一大早,秀山村“新市民”朱兰英接到队友“催促”电话,骑上电动车,从安置在远洋香奈河畔的新家,赶往3公里外的官塘中学。当天,160多名官塘桥街道失地农民参加了属于他们的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在一项项乡土气息浓郁的运动项目中角逐。
今年63岁的朱兰英是秀山村抛秧项目的“种子”选手,之前每届运动会,她总能拿个好名次。“不知道别的村水平怎么样?”一向自信的朱兰英心里泛起了嘀咕。她说,虽然进了城,但身上的功夫没有丢,小区里的健身广场就是她的“练功场”,“平时经常锻炼,只要不轻敌,正常发挥就行!”
官塘桥街道副主任金国民介绍,街道管辖范围与正在建设的官塘片区基本重叠,拆迁范围达100%。随着大规模拆迁,原先以村为中心集中居住的村民分散安置到各处,目前,相对集中居住的只有秀山美苑、远洋香奈河畔、南山一品等安置小区,而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改变。
“我们用沙包代替秧苗,用篮球代替南瓜,让选手们边娱乐边健身。”金国民说,去年开始,街道以秀山村连续举办八届农民运动会为契机,不仅扩大了参赛范围和人数,由下辖的官塘桥村、平山村、秀山村、宝平社区、远洋社区以及街道机关分派代表队参加,还保留了“抛秧”“挑担子”“摘南瓜”等富有农耕特色的传统项目,请来专业的裁判、划定正规的赛道,让新选手、老选手,拆迁村民、本地居民一同PK、竞技。“今年新增端水接力,五个项目,都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
运动场上,选手们铆足了干劲,使出浑身解数,奋力拼搏,为自己所属村(社区)争夺荣誉;在一旁看比赛的村民也不吝惜叫好,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今年53岁的谢荣欣在官塘桥村生活了几十年,当天她参加挑担接力,20公斤的大米放在扁担两头的筐里,一些年轻人想挑起来都很吃力,但她却稳稳地跑完了60米。“拆迁前,我靠种地为生,这些农活都拿手,别说40斤,六七十斤的我都挑过。”正说着,谢荣欣比划起挑担姿势,她说,虽然脱去了农民的身份,搬进了楼房、远离了农耕,但像这样既接地气又热闹的运动会,“以后,我还会继续参加。”
官塘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村里第二次选派代表队参加,报名的很多,这也说明“洗脚进城”后,村民们对文化体育的需求变得强烈,“因为名额限制,最后入选27人,不少村民还有‘意见’。”今年31岁的蒋欣翔由于工作,错过了报名时间,尽管有些“遗憾”,但爱看热闹的他,还是站在赛场边,为村民们加油、鼓劲,“我不能上场,还有我们村里的!”
农民运动会,不仅让“新市民”告别麻将桌、开展健身活动,还成了“洗脑融城”的一项重要方式。金国民说,他们会把这一极具乡土特色的活动持续开展下去,做出品牌、做出影响,让更多的村民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成就“新官塘人”的美好生活。
(朱祥明 徐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