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社会
 
标题导航
为让水稻“喝饱水” 水文人“洒汗水”
老兵新兵
共叙爱国情
线路出现短路故障
供电人午夜“作战”
枯枝烂叶“临时”堆放
居民担心成“火患”
哪儿凉快去哪儿
出游高峰期来了
放大好人效应
戎装换警服,奉献精神不变
关爱水生动物
共建和谐家园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在逃男子再“伸手”
被医院保安逮正着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8月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热天在田间地头测算灌溉水有效系数
为让水稻“喝饱水” 水文人“洒汗水”
本报记者 孙晨飞

  在盛夏烈日的炙烤下,随着气温的节节攀升,田里的水稻能不能“喝饱”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如何?这一问题牵挂着省水文局镇江分局工作人员们的心,高温下,他们在田头挥洒汗水、冒着酷暑坚持在灌溉水测算数据第一线的辛劳。

  近日,记者跟随该局测量小分队的技术人员们,奔赴丹徒上会水库和丹阳红塘河畔。

  下午2点20分,艳阳高照,此时的镇荣公路谷阳段,几乎见不到什么车辆,一辆载着6个人的面包车,在公路上飞驰。车上,镇江水文分局副局长姚允龙正在对此次测量工作作具体分工,并提出注意事项。

  下午2点40分,面包车停在了上会水库的堤坝上,市水文分局站网科科长谢运山打开了汽车后备箱,拎起了重达10斤的测量仪器,站网科副科长刘礼庆则拿起了一根一米多长的伸缩测杆,大家顶着太阳一起走下堤坝,前往灌区进行渠首流量测算。

  在准备测量的水渠旁的空地上,谢运山和刘礼庆头戴草帽,蹲在地上对测量设备进行组装和调试。水渠四周没有任何遮挡,阳光就直射在所有技术人员的身上,不到10分钟,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

  谢运山和刘礼庆站在水渠上方支起的一块石板上,开始测量起渠首断面处的水深,再计算出垂线流速测点的深度,调整好旋桨式流速仪在测杆上的高度后,刘庆礼将流速仪放入水中进行流速测量,而谢运山则在流计表上画好流量测验断面示意图,并记录下各垂线的测点流速。

  在下午3点太阳的照晒下,刺眼的阳光让记者的眼睛都快要睁不开,而此时的室外温度已超过40℃,所有人的头发都是湿漉漉的,仿佛刚刚蒸过桑拿一样。

  虽然身穿的短袖被汗水浸透,但姚允龙还是不停地向记者介绍起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工作的内容、测算分析涉及的仪器测具、镇江水文分局作为市级及各辖市区技术支撑单位需要做的工作等情况。“熬”了近半个小时,第一个点终于测量结束,记者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车上,不停地喝着纯净水,而技术人员们回到车上时,却仍在讨论着刚刚测量出来的相关数据。

  随后,车子行驶到了此次测算的第二站,位于丹阳市的卫东北站灌区,经过20分钟的测算后,现场所有技术人员后背的衬衫再一次被汗水浸湿了。

  自1997年来到镇江水文分局工作后,谢运山几乎踏遍镇江的每一片土地,哪座水库在哪,哪条河流在什么位置,他都如数家珍。谢运山告诉记者,他们主要工作就是勘测,局里的同事有很多人一年四季都会在江河边、水库边、田间地头开展灌溉水测算、土壤墒情监测以及其他水位、流量、降水、蒸发、地下水等工作,为全市防汛抗旱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当前的连续多日高温,正是水稻最需要灌溉的时候,也是水文人发扬优良传统、勇于奉献的时候。”谢运山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