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社会

第03版
翰墨·摄影
 
标题导航
佴池村10年坚守踏上生态致富路
我市建立干部教育
培训备案管理制度
“水上年味”
浓缩古城文化
亚夫在线今年主营
将冲刺亿元大关
细“数”纪检监察一年“成绩单”
公安部门全力构筑春节安全防护网
京口农行加大信贷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市民捕获大鳡鱼
“文明镇江·温暖新春”
活动启动
“精美镇江大家拍”开镜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1月2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采石村向生态村“绿色转身”
佴池村10年坚守踏上生态致富路

  不久前,一个总投数十亿的生态特色小镇项目落户佴池村,给这个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曾经只有数万元的小村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而吸引投资商青睐的正是该村的青山绿水、生态宜人,但为了获得这份“生态财富”,佴池人困顿、蛰伏了10多年,终究实现“绿色转身”。

  佴池村位于句容边城仑山湖度假区,北倚仑山,南临仑山湖,仑山湖水系环绕全村。全村共1041户、3400多人口,是“江苏省少数民族特色村”,这里生活着回族、苗族、彝族、黎族、傣族、布依族、朝鲜族等8个少数民族居民,其中以回民居多,占总人口的28.7%。全村共有岗坡地、水田4300多亩,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较低。不过,就在10多年前,佴池村曾是个远近闻明的富裕村。

  “2003年以前,我们村是原来陈武镇最富裕的一个,每年集体收入有40万~50万。”村里的老支书回忆道,那时村子拥有石灰窑、采石场等村办企业,各项收入不菲。不过,这些进账也让村子吃尽了“灰”,满天粉尘污染、重型卡车横冲直撞,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痛定思痛,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污染企业陆续关停,村委会失去重要经济支撑,同时在芦塘和老佴池完成合并后,一直没有寻找到新的经济发展项目,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每年集体营收一度只有寥寥数万元。

  为了不再走破坏环境的老路,村里向青山绿水要财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村里的“第一书记”是来自句容新闻中心的王芸,她一到村便行调研摸底,思考如何挖掘绿色财富。“佴池静卧在山水之间,坐拥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如何激发潜能,让优质项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她及其单位帮助下,村里与明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佴池明人农家生活体验馆项目,充分利用周边景点优势,大力培育回民农家乐,开工建设佴池民族饭店,并资助10万元建设连接佴池村至明人农庄的旅游线路,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也培育出了后劲较足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佴池的生态资源名片逐渐被擦亮,吸引了江苏星瑞影业公司、康之路食品有限公司、江苏春雨教育集团等知名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企业负责人纷纷来到佴池村考察调研,寻求合作途径。

  而为保证生态完整性、尽量降低开发强度,佴池大力发展物业经济、盘活原有集体资产。村党支部书记朱永群介绍,目前佴池以村级入股的方式,参与镇政府引导的标准化厂房建设,建成后,厂房租赁经营,按入股比例取得分红,年收益约30多万元,为村委会带来实际效益10万元左右。盘活村里现有集体资产,对原水泥瓦厂、胶木厂的承租方,根据其经营效益,逐年递增租赁费;对原西佴池小学、仇家边小学的出租,逐年增加租金,提高利用效率,村级年收益达 10多万元。

  “守住了青山绿水,留住了金山银山”。如今走进佴池,犹如打开一幅山水画卷,高骊山、仑山、观音山山脉相连,山势逶迤、树林葱郁,漫步在村庄的小道上,家家户户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干净的庭院、整齐的菜畦。2016年,佴池村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水美乡村、镇江市最美乡村,它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而通过持续绿色生态发展建设,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3年的59万元,到2014年的75万元,再到2015年的77万元,2016年村集体经济达到88.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3523元,奔向了绿色小康村。

  (徐科 庆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说明 诚邀加盟  联系网站 批评建议 报社电话
 
苏ICP备-015116 版权所有镇江日报社
Copyright © 2002-2006 www.jsw.com.cn www.zjr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